返回015 拍摄《老井》(1 / 2)廿卅卌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展便绕着村子周围晃荡了一整天,总算在村后2.5公里处,看到个有点相似的地方。一看手表,他便急忙回去了。

自然了,天下没那么多巧合,王展虽然自诩运气不错,但凡事还是要讲根据的。他也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一张照片上。

“你去哪儿了?开会呢。”女二号吕莉萍朝他催促。

吴天鸣坐在小院里,周边绕着剧组的人,就差他一个了。

王展拖了个小马扎坐到张亦谋边上,把自己的笔记本摊开,准备记录要点。

吴天鸣开始解析明天的拍摄戏份,并提点各工种人员的工作。

张亦谋认真地听着,非常顺手地抓起一把地上的沙子小石子,放在两手心里来回搓手。从他第一天到村子里来时,凡是有空,他便如此,一双本也称不上光滑的手,如今更已满手老茧,特别粗糙,指甲缝里全是黑泥,真如干了几十年重农活的农民似的。

王展说他是做无用功,手搞得那么糙,镜头又拍不到。

张亦谋这人也过分实诚,他只说自己完全不会演戏,也不会什么准备角色的技巧,只得真把自己变成男主角那样的人。

他除了拿石子搓手、也拿沙子搓脸。白天下地和村民干活,半夜去沟子里找水。

他还学会了打猪食槽,他打了两个月的猪食槽,电影里就两个镜头。

这个村子啥也没,就石头多,瓦片、砖头等建材太贵,村民祖祖辈辈都用百斤以上的石板、盖屋顶、修围墙,连打井也会用到石板,块状的石头则拿来垒墙。张亦谋要求自己背4个月的石板,连现在拍戏时,每天也会那么做,背一块石板下山来,本来一次背50斤的石板,后来可以一次背350斤重的石板,王展见过,都是门板大的石板,他驼着走十几里山路。

附近所有的石板都被他背光了,村子里头都从来没人去做这样的苦事。张亦谋这么做,只因电影里有一个长镜头要拍到。

王展不理解为什么不用有点重量的道具假石板代替,其实电影里也是无法分辨石板是真是假、是轻是重的。

张亦谋就一句话,他要得得起吴天鸣的信任,就要把这事办好了。

就冲这样较真的人,哪个演员演这个角色,也不会比他做得还好。

张亦谋凭《老井》拿的这三个影帝实至名归。

吴天鸣吩咐完副导演,转头面朝王展继续道:“再过半个月,我们就要开始拍摄挖井的戏份了,之前咱们挑了个村里以前挖的枯井眼做拍摄用,这几天再确认一下井下环境,找人把它清理干净,务必要保证安全,这个事情就分配给王展管。”

王展抬起头:“井的事情,我会让邻村那个在县城水利局工作的小伙子常海敏过来协助我们,开拍前他也来过的。”

“你说小常啊,他还带我去取过水,告诉我在哪可以找到石板背回村呢。”张亦谋点头。

王展点头:“对的,他前个月去给别的村打水井去了,现在空下来,咱可以把他借回来。”

这个小常,其实有一部分可以算《老井》男主角孙旺泉的原型,虽然孙旺泉的故事和他的经历基本没什么相同的,但他们都是为了打出井来而在拼命的农村知识青年。小常在水利局的工作便是帮太行山一带的各个村落寻址打井,他也没上过大学,自学成才,比张亦谋还小上几岁,已经帮附近十里八乡挖出了好几口水井了。

可是,井也不是想挖就能挖,每往地上打一个洞,都是要耗废大量人力物力甚至是生命的。老井村就有一个井眼,埋了五十几条人命,这对才七八十户人家的村子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数字,而这250多年间,村子里头打了150多个没水的井眼,基本都深达百米以上,这背后,不知有多少牺牲的人命。小常也在村子里寻过几个地方打井,但依然没有出水。

吴天鸣他们刚来时,还有老乡偷偷地找他打听,县里的鬼子还在不在,压根不知道战争都结束40年了。这样闭塞穷苦的环境,让吴天鸣特别难受,夜不能寐,还哭了好几次,他曾多次去县里找人,领来了扶贫工作组,也让小常下来继续帮老乡们寻址。然而小常虽然也找了几个地方,他们也没钱开挖。

吴天鸣让王展盯着井的事情,他还想让村子里架线通电的,至于钱的问题,县里也没多少钱,他们只能力所能及地资助一点了。

这一点是多少,王展是很清楚的,剧组富裕的预算只有两三万了,吴天鸣是想戏拍完了后,就留下来先给村子里架电线用的,毕竟这点钱不一定能挖出水井,但肯定能让村里通电。但现在王展认为与其架电线,不如先试试挖一下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