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童英眼睛一瞪,狭长的双眼立起来,胖胖的脸一抖,有种不怒自威的架势:“前两天不是和小黑蛋说好了吗?怎么又不送?”
跑来的年轻人委屈道:“阿孃,我也认不得呐,就是小老八过来说今天没得米线了……”
“鸡枞喽,这个小黑蛋,胆子太小了!”
童英嘴里骂骂咧咧的。
“鸡枞”这个词,就是云南特有的一种山珍,菌类美食之一,被云南人拿来当作骂人的话,喻义为很少见、很稀有的人。
简单来说,就是这种人,太少见了!
语义有点类似于“奇葩”。
“童孃,忘记了噶?少说脏话,别给小娃丢脸啊!”此时余阿叔顺了顺气,脸色好了很多,他看向那个年轻人:“走,我们回店里去!”
“好嘞!那我先回去!阿叔阿孃你们走路慢点噶!”年轻人答应一声,又小跑着出了小区。
“阿叔,要不你回去歇着?那边烟大,熏着你的肺。”童英轻拉了一下余阿叔的胳膊:“我去就行了。”
“不影响,不影响。”余阿叔摆了摆手:“熏了一辈子,还能这两天出问题?”
童英见状正欲多说,见余阿叔逐步坚定的眼神,话在嘴边也只好停住:“懒得管你,熏进医院算球,身体难在的又不是我。”
于是乎,两人一起一边斗嘴,一边快步走向小区外。
……
得益于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蒙自一年比一年发展得更好。
这种发展不仅仅体现在越来越宽阔的车道、越来越繁华的商圈,还体现在日益变得五花八门的饮食业上。
炸鸡汉堡这些舶来品就不说了,长沙臭豆腐、铁板炸鱿鱼、煎饼果子、重庆小面等等,开满了大街小巷。
但是不管怎么五花八门,其中横扫一切的霸主还是米线!
过桥米线、野生菌米线、铜锅臭豆腐米线、羊肉米线、土罐兔肉米线、团山牛肉米线等等,种类繁多、数不胜数!
这个自古以来就流传下来的饮食习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蒙自人,蒙自也是官方认定的“过桥米线之乡”,过桥米线则成为了YN省的一张美食名片。
在蒙自,很多人不吃早餐,不吃午餐,而是介于早晨和中午之间去吃一大碗浓香四溢的米线,然后下午五点到七点才会进入正常的晚饭。
所以,不管其他饮食再多,对于蒙自人来说,米线都是必须的,一段时间不吃就会很难受那种。
蒙自不能在早午之间失去米线,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对于蒙自人来说,米线就是神圣的!
童英也不是例外!
她家的童氏米线馆也是来源于爷爷辈,那个时候只是支在路边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铺子,后来爷爷参军去了,再也没有回来,她奶奶就把他爹拉扯大。
几经迁移,最初小小的两张桌子的铺子,也变成了一间公路边的商铺,又变成菜市场的商铺,现在则是居民区商铺。
她爹妈走得也早,一个因为肺癌,一个因为去长桥海玩而落水溺死,好在她虽然是独生,但是也成年了,还有余阿叔帮衬着,日子也一天天过去。
只不过,最近两年米线行业发展太过迅速,一些米线巨头也应运而生,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都在开过桥米线店。
在本地,米线巨头也在蚕食、收购一些比较有名望的老店。
童氏米线馆也在其中,被作为收购的对象。
当然了,童英根本没同意。
不知道是因为电视剧看多了,还是因为手机看多了,总之她不同意的原因不是因为书读的多而权衡利弊,她根本不认字。
原因要么是情怀,要么是感情,要么是念想,反正意思都差不多,当然了也有价格因素。
不过不管怎样的原因驱使着,反正她总觉得吧,虽然自己这家店很小,但是她也要把它传承下去。
其实在内心深处,童英还有一些更重要的原因,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