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0章 石墨坩埚(2 / 2)莲花王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听说东家要炼钢,老张头不愿意了,这个后生不知道天高地厚。自己也是跟了师父的,以老师父30年炼钢的经验,对于炒钢和灌钢还是掌握不好,质量时好时坏,自己就更差了,最后只好在这里做个铁匠,打造农具。你说你才吃了几碗饭,就想炼钢?

唐志也不理他,开始吩咐老张和他的四个徒弟干活,指挥他们把炼铁炉里的木炭全部换成煤碳,把熟铁碎块放进坩埚,盖上盖子,坩埚放在炉篦子上,四周都堆上煤炭,生火。

“拉风箱,起大猛火!”唐志吩咐道。熟铁融化的时间要比较久,还得等一会儿。煤炭开始燃烧,烧成的灰烬不断被清理出去,又加上新煤炭。

“这个煤炭怎么不一样?好像更容易燃烧?”老张有点奇怪。

“这是加了黏土的,当然不一样。”唐志的煤球厂还没有换新产品,因为没有造蜂窝煤的工具。唐志准备把模具、煤球和蜂窝煤炉灶一起出售

唐志采用的是坩埚炼钢,是在石墨黏土坩埚中熔化金属料成为钢水的方法。1742年由英国人亨茨曼首先应用,他将渗碳铁料切成小块置于封闭的黏土坩埚中,在坩埚外面加热,铁料继续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为高碳钢水,浇铸成小锭后锻打成所需的形状。钢在坩埚中熔化时,石墨碳还能起还原剂作用。

钢中的氧可以去除,各种夹杂物也能从液态钢中上浮去除,所以钢(工具钢)的质量优于当时的各种金属材料,可用来制造加工金属材料的工具。坩埚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生产液态钢的方法。但是生产量极小,成本高。19世纪末电弧炉炼钢发明后,逐渐取代了它的位置。

英国人亨茨曼发明坩埚炼钢法,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炼得了液态钢水;这一发明的关键是制造出一种可耐1600℃高温的耐火材料,以制作坩埚。从此,各种优质钢如工具钢均采用坩埚法冶炼。

至于古印度乌兹钢的炼制也是用坩埚法。在公元前6至5世纪时,由位于印度西北角的海得拉巴(今属巴基斯坦)的冶炼工人制成乌兹钢,后来被售到“安息”(波斯)、条支甚或是埃及等,它们的冶炼方法是:将黑锰矿、竹炭及某些植物叶子密封在一个陶炉里燃烧加热,当这些东西熔化后,其渣滓形成一团金属,然后将此金属反复熔化、冷却四五次,最后炼成直径为5英寸,厚度为0.5英寸,重约2英磅的金属块。

中国古代一直从丝绸之路进口这种乌兹钢,这就是镔铁。由于我们国家并没有掌握这种工艺,很多都是进口的,外国的镔铁源源不断地输入我们国家,在明代的记载中,已经将镔铁神化,认为是神兽消化不了排便产生的代谢物就是镔铁。

石墨坩埚炼钢法原理很简单,首先把坩埚里的熟铁加热融化,用铁钎搅拌。等到铁水沸腾后,舀了几勺拌了萤石粉的石灰倒入坩埚中,待石灰已经变成一层浓浆,浮盖在铁水面上后,用铁棒不停搅拌。这是为了在铁水面上形成一层比铁水轻的熔渣,用以保护铁水不被烧掉,能多炼出铁料。石灰还可以除去铁中的硫元素,中国的铁矿石一般含硫量很高。

上述步骤完成后,就要试一试铁水的含碳量。用这些铁水做一个小铁钉,看看有没有成钢钉,如果铁钉很软,说明还是熟铁。加入几块生铁,提高铁水的含碳量,再试,直到成为钢钉为止,这时坩埚里的铁水就成为钢水。

此时加入砂子搅拌,砂子慢慢地熔化,与原来的浆糊融合在一起形成更稀的浆糊,把铁水全部盖住,沙子能增加钢水的硅含量。再投入几块碎生铁,这就是高碳钢。如果需要合金钢,添加其他的金属就行。

钢材出来之后,接下来就是制造刀剑的问题。即使到了科技发达的后世,钢铁材质的刀剑仍然有一个先天上互为矛盾的问题难以克服,那就是硬度与韧性的两难。钢铁中所含的碳素,经过淬火(急冷)后,来不及扩散迁移,被强制地限制在铁原子的晶格之间,造成了原子晶格的畸变,破坏了平衡状态下碳的分布,当碳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一种硬而脆的组织,材料学中称之为马氏体组织,随着碳量的增多,脆性增大,影响刀剑挥砍时的耐冲击度,若要保持钢材的韧性,却得牺牲它的硬度,如此一来,刀口将不够锋利,甚至会在劈到硬物后翻卷,这种硬度与韧性的两难,是古今中外所有刀匠一致面对的最大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包钢、夹钢、嵌钢,各种方法都出来了,还有退回、淬火、回火、正火和渗碳的方法,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志把这些技巧都教给老张他们。

老张用唐志教给他的嵌钢法打制了一把菜刀,看着打造成型的钢刀目瞪口呆,钢材作刀锋,熟铁作刀身,就这样制成了?他有点转不过弯来。

“这是我们农庄的绝密技术,千万不能外传。”唐志吩咐道。

“放心吧,东家,我们绝不会外传!”老张和徒弟们纷纷表态。他们的家都在农庄,背叛的代价太大,所以唐志还是比较放心。

“我会做一堵围墙把这里封锁起来,派人守卫,让人不让别人进来。明天我开始教你们作刀具、横刀和盔甲,接下来还有机械,一步一步来。老张,你再招一些人打铁,多多益善,要招可靠的。我买了一些俘虏,你看上眼的都可以挑选。”

“东家放心,我一定给你办好,只是本庄子的可能不够,要招外面的。”

“没问题,名单你列好给我看一下。另外你的薪水加一贯钱,其他人加500文,以后你们要把徒弟带好。”

“东家仁义!”大家都欢呼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