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志原创,起点独家首发,阅文集团旗下创世中文、云起书院、红袖添香、小说阅读网、言情小说吧等网站同步转载!请支持正版——求收藏求打赏。】
上官里仁的腿在去年的暑假开始出现了问题,现在只能拄着拐杖走路了,一想到养父那一瘸一拐的双腿,上官致远的心里就像针扎一样的刺痛。他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家了,一直想等月考考好一点回去看一下,可不曾想成绩不是很理想。
其实上官致远在文科复读班里算是冒尖的,除了数学略为差一点其他科目比去年在朝阳高中读时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只不过他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他不允许自己再失败。偶然一次月考没有考好,他就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养父上官里仁。因为养父对他一直抱着莫大的希望,可以说,上大学不仅是上官致远的最大理想,更是上官里仁毕生的心愿,上官致远就是在这种热切的期待中长大成人的。有一次,上小学的上官致远考试得了第一名,养父高兴得在游行的队伍中把他拉出来驮在肩上,那高兴劲儿,虽然过去十几年了,上官致远至今记忆犹新。其实养父是在骄傲地向村里人宣布:上官致远是他的孩子。
虽说上官致远和上官里仁没有血缘关系,但上官里仁对上官致远视同已出。在村里人眼中,他们和别的父子别无二致。村里人都说,上官里仁正是在富河村剧团外出跑场唱戏时,才和上官致远结下了这段父子情缘。
上官致远的养父上官里仁是富河村的老民办教师,除教书外他还是富河村采茶戏剧团的小生。
地处吴头楚尾的富川县,素有“戏窝子”美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调查统计,富川县大大小小采茶戏剧团居然有两百多个。
一位知名采茶戏老艺人说,富川采茶戏和黄梅采茶戏是同宗至亲的姊妹戏曲。据《兴国州志》等地方志记载:富川县在宋代就被列为全国12个贡品名茶产区之一,种植茶叶历史非常悠久。特别是南河,如朝阳、石牛、排石、方林等地,丘陵起伏,横亘绵延,盛产优质茶叶。阳春三月,嫩茶吐绿,姑娘三五成群,上山采茶,采茶男女放歌郊野,遂产生了采茶歌。黄梅采茶戏传入富川后,与当地花灯调相结合,再经过多代民间艺人不断努力与发展,遂逐步形成了富川采茶戏,后广泛流传于湖北的通羊县、富川县南河一带,以及赣北山区武宁、赤乌等地。
从民间文化遗存来看,富川县采茶戏素有“三十二大本,七十二小曲”之称。实际上现存剧目有一百多出,其中大本戏有五十多本,小戏也有五六十出,多为传奇题材和民间生活故事。
富河村采茶戏剧团成立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那年月的农村,物资匮乏不说,加上交通闭塞传媒资讯不发达,老百姓的精神生活空虚而苍白,于是催生了这种自娱自乐的地方剧团。剧团成立后,村里逢年过节,或是农闲时节都要唱上几本戏,这给贫乏无味困苦沉闷的乡村日子不知要平添多少热闹和乐趣。富河村剧团采茶戏唱得好,名气渐渐大了起来,外村人也慕名而来请剧团去唱,往往不等一个村唱好,另一个村的人就守在戏台底下准备挑剧团的道具箱子。
富河村剧团的戏这样唱得风生水起,这自然少不了上官里仁的功劳。在剧团里,上官里仁老师算是有文化的人了,加上肯钻研勤琢磨,硬是把这小生戏唱得声情并茂字正腔圆,要台风有台风,要扮相有扮相富有艺术的感染力。这样一来上官里仁老师很自然地受到村民的追捧。村民们看戏都没有个规矩,全靠自行约束,每逢唱戏开锣前,台下都是乱哄哄的一片,可只要锣声一响把上官里仁老师往外一推,台下立即变得鸦雀无声。
上官里仁老师在业余时间经常随剧团外出唱戏。有一次在阳辛镇唱戏,当时镇上的电影院还没有做,戏台就搭在富水水库旁的知青园旁。那天,来看戏的知青也特别多。据说,剧团唱完戏后,有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被扔在了后台,剧团武丑黎大牛一看还是个男孩,他想了想于是叫来了孙有义,让他抱走了,因为,孙有义老婆刚刚生完孩子,有奶孩子的条件。剧团回村后,上官里仁跑到了孙有义家里,看到这是个男孩,不由是喜出望外,觉得这个孩子是上天的恩赐。他琢磨着想对孙有义说,这孩子他想抱回去算了。孙有义懂得上官里仁的心思,他这一生就是渴望有个男孩,于是答应了上官里仁。
上官里仁这一生对男孩都非常的渴望和喜欢,只可惜他生的都是几个女儿。后来,他老婆和两个女儿在那次沉船事故中丧生,小女儿受不了刺激,精神出了问题,就在她妈妈淹死的地方投了河,好在被人救起,就这样他一直是和小女儿相依为命。而这个喂养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上官里仁仅有的一个女儿上官宁静身上。为此,上官宁静没少挨重男轻女的父亲的打骂。不过还好,其时,孙有义家儿子孙中第刚出生,孙有义老婆奶水足,也没少喂这孩子,孩子就这样慢慢给养大了,这孩子就是后来的上官致远。儿时的上官致远经常和孙中第一起随戏班子出去演出,两人关系好得就像亲兄弟。
有了这个儿子,香火算是有了延续,断弦七八年上官里仁也就再没有打算续娶了。上官致远渐渐在姐姐的照看和养父的宠爱中长大,家里好吃和好穿的都让他占了先,姐姐虽心有不悦,但从不敢公开抱怨,她知道这个捡来的弟弟在爸爸心中的分量,就是弟弟偶尔一次摔跤,上官宁静会招致父亲上官里仁的几个火辣的耳光。姐姐上官宁静由于精神时好时坏,最后只好远嫁他乡,那年,上官致远已经上了中学。
上官致远打小就聪明好学,这让上官老师心醉不已。上官里仁出门唱戏带着他,长期的耳濡目染,上官致远竟记得许多戏词,遇到上官里仁唱得忘词的时候,上官致远总能帮他提提词。随着岁月的流逝,上官致远逐渐长大成人,教了大半辈子民办的上官里仁对他的希冀也越来越大。他要把上官致远培养成才,让他当医生,成为一个吃皇粮的公家人。可偏偏就是天不遂人愿,上官致远先是中考时失利,养父想他去读卫校的愿望落空。接着上官里仁含辛茹苦地供上官致远读高中,他想把上官致远培养成一个大学生,没想三年高中下来,上官致远在去年的高考中又落榜了。那年月大学也难考,面对这种结果,上官里仁没有说什么,他只是鼓励上官致远再考一年。整整一个暑假,上官里仁搭了一个简易塑料棚日夜守在自家的桔园里,他想等桔子成熟后卖点钱给上官致远筹复读的学费。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