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柳暗花明又一人(1 / 2)拾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都县寺。

偷偷向门子塞了二十铢钱后,主仆二人在此已经等了半个时辰。

“小郎,您说能成吗?”在巷子里吃了碗汤饼后,崔良的精神气也上来了,眼睛不断的望里瞄。

“五成把握。”王匡背着手,头也不回的说到,他正看向门口的那扇喊冤鼓,正是汉高祖刘邦采用并形成定制的,方便百姓伸冤。

但那喊冤鼓,如今已落满了灰尘。

“那剩下的五成了?”

“县令今日不在。”

“就凭您刚说的‘有千缗的大买卖商议’?”崔良还是有些不相信。

恰在此时,进去通报的门子后面跟着另一人跑了出来,王匡松了一口气:“看来是答应了。”

他赌对了,几大车的不义之财,没有哪个人会拒绝,连年的灾情,新都县为了恢复民生,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

汉律规定,官员五日休一沐。

今日虽恰逢官员休沐日,但县令勤于政务,并未外出,那位随门子出来的铃下,是这样的解释的。另外,铃下乃是负责传递县令的官役,多是对方亲近之人,有点像亲卫。

因为县寺内涉及机密,只留王匡一个人进去,崔良自在门房等候。

从外门而入,穿过两“塾”间的寺门,再绕过罘罳(屏风),进入庭中后,可以看到一显赫的建筑,乃是升堂办事的正堂。

县令居于县舍,至于其他小吏办公地,则在正堂后面的矮房里。

县寺内走动的人员并不多,大都望了眼王匡,便收回目光。

不消半刻,当他抵达县舍时,往里一看,心里惊讶不已,竟然是他!

新都县令杜闲,年不过三十岁,和他是老乡,更是父亲的门生,他去年岁旦见过对方拜访祖母渠氏,有过几面之缘,不算太熟!

铃下识趣的退下,转眼房间只剩下王杜二人。

“可是王家六郎当前,一年不见,杜某都快认不得了。”杜闲露出惊讶之色,他也认出了王匡,伸出一双胖手,态度亲切。

他说的可不是假话,自从“王匡”的身体换了人后,本身的气质,由内到外都发生了变化。

王匡在家中排行老六,上面还有五个兄长,稍微熟悉的人,都会称他为六郎。至于亲近之人,大多叫他小郎。

古人重礼,王匡不敢托大,顺手把手也伸了过去,面色似有回忆:“匡记得去岁,君子拜访家母,竟不知在新都为官……”

杜闲为官多年,是个老狐狸。而王匡对后世的古装电视剧看有千百集,演技无可挑剔,两人丝毫不提“买卖”的事,而是聊起了家常。

眼看日落将至,王匡却等不及了,以免夜长梦多,不得不主动开口:“匡此行遇事,请君子助我。”

“哦?六郎且细细到来。”杜闲面色惊讶道,心里暗道还是年轻人沉不住气。

“君子可能不知,匡此番入得长安,却发现一个惊天秘密,且正在君子治下,那日……匡虽然侥幸逃脱,但可断言,大秦贼人绝不止害了我一人。

且,匡猜测,大秦贼人抢我大汉良民为其一,另有刺探军情之嫌……”王匡只好把自己的遭遇简要说明一番,至于后面的猜测点到为止,如今汉与大秦的关系不算多么融洽,这么说也是为了让杜闲重视起来。

听王匡说的这么严重,杜闲的笑容渐渐消失,面色郑重:“六郎稍安勿躁,犯罪事实明了,先不论后者,我杜闲身为新都父母官,自当尽全力维护百姓安危。”

“种乐,令县尉曹笠即可前往东门的平安客舍,将大秦贼人一网打尽。”杜闲做起事来雷厉风行,跑到屋外呼唤了刚刚那个铃下。

西汉县令掌管军政两权,他的命令无人违背。

“诺!”种乐领命而去。

王匡暗暗心惊,他没想到事情进展的这么顺利!

似是看出王匡疑惑,杜闲回到房舍后,笑眯眯道:“如今大月氏流落的王族,目前正在长安面见皇帝,请求复国,大汉与大秦的关系本不怎么好……且,朝廷给各郡县下过政令,外族人在我大汉犯事,无论事实如何,先要抓起来受审!”

“匡谢君子指点。”王匡起身一礼,面上不急不燥,坐下耐心等待。

他心中实则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对于外族,王莽一改西汉自昭宣以来建立的平等友好关系,妄自尊大,使中央政府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日趋恶化,直至爆发连年战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