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分好的茶盏,常小鹤偷偷瞄了眼回知,低头嘬了口茶,一边不吝言词的交口称赞,一边又将之前打好的腹稿捋了一遍,才笑眯眯的开口:“回知,过年放假可准备去哪里玩吗?”
回知想了想:“之前曾听山长说起,距此百多里外的大嵘古镇,有座名山万岭山,曾是北雫朝皇室礼佛的名山,保存有现今最完整的北雫朝的几位书法大家的书法崖刻,如果年后天气转好的话,我想去那里看看,观摩几百年前书法大家的遗墨。”
常小鹤知道回知痴迷书法,一直苦练不倦,于是提议道:“其实就算天气没有转好,有个地方你也可以去瞧瞧的,虽然比不得万岭山的崖刻那样大的名气,但是也挺有看头的。”
“在我们砀镇旁边小沂山上,有座几百年历史的千手千眼观音庙,因为菩萨灵验香火也旺盛,我们镇上的人无论家有恒产的还是寒门小户,都喜欢去那里上香许愿;观音庙后园里有片碑林,立了各朝各代的石碑数十座,虽然不是什么名人的书法镌刻,但是我觉得书法字画这东西嘛,各家有各家所长,就算是名不见经传的润笔先生,也有他自己行笔上的独特之处,回知你既然如此喜好书法,不知可想去瞧瞧?”常小鹤一脸诚挚:“过年后的初五,刚好有庙会集市,我要与母亲家里姐妹们一同去小沂山上年香;你来了我们这镇子许久,我和你又是同窗同学,一直没有机会尽地主之谊,所以想邀你一起去,回知你也可以去上个香求一年平安顺遂,还能顺道去看看庙里的碑林,不知你可愿意?”
回知当下意动,这个提议实在合她心意,于是就点头同意了,与常小鹤约好初五早晨在东门会合,一起同行去小沂山。常小鹤高兴不已,喝了几盏茶,又和回知絮絮聊了一会,才起身告辞离去。
回知与小年齐伯三人,过了个简单却不失温馨热闹的年,等到了年初三,一直断断续续下的大雪也停了,第二天天气见好,因为天气寒冷,在屋中闷了大半月,回知也不由期待起初五与常小鹤的出行。
到了初五,果然天气放晴,太阳也久违的出现在冬日的天空中,淡淡地暖黄煦和温暖,不像夏天的日光那样明亮灼热,在冬天浅灰色的天际,晕上一层薄薄地橙色,让人瞧着暖洋洋的。
回知自己租了辆马车,领着小年在镇子外的东门等候与常家车队会合,等了不久,常家的车队慢悠悠的出现在东门,一行共三辆马车,常夫人与两个亲生女儿一辆,姨娘生的几个庶女们一辆,还有随侍的婆子丫头一辆。在常夫人的马车旁,还有个约莫二十出头,身穿裘皮头戴锦帽的青年骑着马,领着几个粗仆伴行一侧。
回知出于礼貌和对长辈的尊重,下车在马车外与常夫人见礼,那青年男子甫地一见回知,骤然满脸通红,那片红从耳根一直蔓延到脖子,望着她目露痴迷,神情恍惚心驰神迷的样子。
常夫人掀开帘子和回知说话,看到回知的第一眼,也是满眼的震撼,晃神得难以回魂,连也正偷偷掀开窗帘偷看的常家庶女的马车里,也传来小姑娘们此起彼伏的小声惊呼。
“啊呀,她可真好看啊。”
“大姐的这个同学长得和仙女一样。”
“她真美啊,咱们镇子上从来没有过那么好看的姑娘。”
常小鹤笑嘻嘻的挤到母亲身边,道:“阿母,我说得没有夸大其词吧?我这同窗才是书中写的那样的美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常夫人好不容易回过神,点头赞:“回知姑娘果然是天仙一样的人儿。”
“夫人过奖了,还要多谢夫人允我一起随行出游,夫人的照拂,回知感激不尽。”回知拱礼答谢。
常夫人暗暗点头,是个知书达理的姑娘,听女儿说,这个叫回知的姑娘,不但貌美非常,在书院的学习也极其优秀,很得山长赏识,看起来果然是个品性好的。
常小鹤跳下自家马车,目光隐带笑意的扫过骑在马痴痴傻傻看着回知的青年,笑着挽住回知,说是要和回知同车说话,在一起热闹些,非要与回知共一辆马车,回知也只能随她了。
虽然风雪消停出了太阳,但是天气依然很冷,众人不再多话,分别上了马车继续前行。
到了小沂山脚下,回知才知道常小鹤没有言过其实,这里果然是镇上居民最喜欢来上香许愿的山庙。
天气难得放晴,又正值初五惯例到观音庙上年香,山脚下停满了香客的马车轿子,往观音庙去的山路上信男信女接踵摩肩,还不断有香客或步行,或乘车,或坐轿的纷至沓来。山脚下的庙会集市里人山人海的熙熙攘攘,彩旗飘摇招幌林立,兜售各种货品的小摊小贩大声的吆喝叫卖招揽客人,上完年香的百姓和小沂山周围的居民们兴致勃勃的穿行其中,集市一派繁华喧嚷人头攒动的画面,看上去热闹非凡。
小年瞧见了不禁欢喜的叫道:“哎呀,小姐,这里好热闹啊,比镇上的集市还要热闹,人好多啊!”
常小鹤笑道:“那是当然,小沂山的庙会,连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户的村民全都来了,自然要比我们镇上的集市热闹许多的。”
“小姐,小姐,等下上完香,我们一定要来逛逛,好不好啊?”小年兴奋的两眼闪光,哀求回知。
回知点头应允,她也很感兴趣,难得出趟门,自然是要多走走的:“这个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