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了奏折,没有着急批复,而是让人把李诚叫去,当着一干重臣的面,说这个事情。李诚也没想到,李世民把这个事情放小朝会来商议。
李诚到的时候,一干宰相都到齐了,正在谈论李诚的奏折。
李诚提出了三点,一个是劳动保障,一个是提高待遇,一个是奖励制度。
奖励制服分成两种,一种是物质奖励,一种是给个官做,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来管。
其他的问题都没有太大的争议,李诚现在风头很盛,皇帝也欣赏他,大家没比较较劲。但是让工匠做官这个,一干宰相的反应就比较强烈了。工匠做官,读书人干啥?
李诚也出现,马周就怼过来:“自成的奏折周看过了,匠人为官者,不敢苟同。”
没想到马周先出来说话,还以为先怼过来的是魏征或者是别人呢。李诚没着急怼回去,而是先见过李世民,然后见过各位宰相。唐朝的宰相比较多,“群相制”这是一个特点。具体情况读者自行去了解,这里不多说,免得被喷灌水。
李世民也好,一干宰相也罢,出于各自的心态,都想看看李诚怼马周回是怎么一副画面。
这俩都以文名著称,马周读书很厉害,精通诗经。李诚读书也很厉害,看他写的诗文就知道了,读书不厉害,你写不出来那么些诗文。李世民是这种想法的代表人物。
还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就是要看李诚跟马周打出狗脑子最开心的,这种代表是侯君集。
还有一些人跟马周一个想法,就是要怼李诚,这种代表人物是魏征。
就事论事,李诚倒也不怕马周,所以一通见礼之后,看看大家都没有打岔的意思,啧啧嘴道:“马相何必激动呢?匠人为官,不过是一种激励手段,就算有出色人物出来做官,也不过是凤毛麟角。”
“不读书,何以为官?此恶例也,不可开此先河。”马周的观点很明确,就是不行。
李诚表情平和的看着马周,不紧不慢的反问:“马相懂冶炼?还是懂打铁?”
马周一脸傲然:“前人自有成法,记载书中,读书自然可知一二。再者,我辈读书劳心,劳力者不为也。”这话啥意思,我一个读书人,你让我去抡大锤?
李诚还是一脸的平静,缓缓的摘下帽子,众人狠狠的吃了一惊。这是要干啥?挂冠而去?李世民看着都坐直了身子,没有了之前的淡定。李诚的性格,李世民自认为还是了解的,这家伙要不是逼着他,根本就不愿意做官。
等到李诚动手脱官服的时候,马周惊道:“自成,不可君前失仪。”这话是好心,李诚还他一个微笑,继续脱掉官服,露出里面一身短打。
现场一群宰相,全都傻眼了,你这么笑眯眯的脱衣服,要干啥呢?李世民倒是淡定了,李诚根本就没生气的意思,一定是有所表示。
李诚果然还是一脸平静,抬手指着自己的衣服烫出来的洞:“马相请看,这是在工棚里被烫破的洞。你看,我这个人很简单,懂就是懂,不懂就不装懂。书写着怎么冶炼,你怎么不自己去做一做呢?”
马周目瞪口呆,大家都没想到,李诚真的会下工棚,真的去做了工匠做的事情。只有李世民,事先知道了,一点都不意外。
“自成,此举何意?”马周心里很恼火,李诚这举动,等于在说自己不懂装懂。
李诚笑了笑:“我的意思很简单,不懂,亲自去做一做,看看自己到底有多无知。顺便也看看,那些为大唐的强大,辛苦制作刀枪盔甲的匠人到底有多辛苦。他们的待遇有多差,工作生活环境有多么的恶劣。”
“一派胡言,这与我等何干?与匠人为官何干?”马周还是没想明白,其他这人不坏的。
李诚没回答马周,而是朝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臣以为,作为朝廷的官员,出于对国家责任的前提。在这种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做官,首先自己要对这个领域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才好告诉下面的匠人,朝廷需要什么,让他们做出来。”
说到这,李诚停顿了一下,转身看着马周道:“具体怎么做,不懂就不要指手画脚了。少府监有那么多小官员,有几个亲自去抡过大锤?有几个下过工棚,倒过铁水?”
李世民点点头,诸相恍然!李诚是在用事实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