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淡蓝色日光照进了泰坦号内,这是阮林重回火星的第二个早上。
阮林揉了揉眼,打开了睡眠舱。盯着自己的手表:现在是地球国际时间早上6点19分—如果地球还存在的话。
火星上的一个平太阳日为24小时39分,比地球多了39分钟左右。
又或许可以说是火星时间早上5点40分。此时正是在火星上可以看到日出的时间。
虽然火星上的太阳是迷人的淡蓝色光照。但阮林更习惯地球的日出:天空由黎明的鱼肚白,逐渐变成淡蓝色,随后火红色的太阳缓慢地从地平线升起,昼半球的大部分地表都被太阳照亮了,这又是崭新的一天,人类即将开始一天的工作。
在地球的每一刻都会发生各种故事,有的令人捧腹大笑、有的也会令人悲痛欲绝。
人类是群居动物,但阮林此时只能感受到无尽的孤独和悲伤。承载全人类的知识对阮林来说,是幸运,也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阮林有时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发现承载所有知识后的自己的,思考已经太过逻辑化了。
他有时也会想当作一个普通人而活着。
欲戴王冠,先承其重。
他甚至会在想哭前反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情绪化,源头来自哪里。
wit此时开始了清晨的报告:“阮博士,经过近16小时的建设。我们已经拥有了2个户外基地。103台挖掘机器人、42台勘测机器人以及26台提炼机器人。组装生产线现共有12条。”
接着wit传来了一条糟糕的消息:“您设计的提炼机器人提纯浓度过低,仅有目标期指的71%。这需要您进行后续改进。”
阮林想到之前设计时未查阅完整资料而感到无比懊恼。
随后便坐在了主控室中央,开始了信息进一步检索:经过1.2s的检索,气体离心分离机的可改进方法便完整浮现在了阮林脑海中。
这时阮林看到了其中一篇论文下的署名:仲兆平。这是自己在就读研究生时的导师。
阮林想起了当初自己身为考古系学生,跨考至了天文系时的样子。不禁嘴角微微上扬。
最初,阮林是因为对电影中的科幻战舰感兴趣,在高中时每天偷偷熬夜读科幻类小说。
阮林对小说中描写的宇宙文明战争感到兴奋无比,这如同兴奋剂一般让他彻夜不眠。
在考入大学后,学习专业考古的同时也在私下学习关于宇宙中的各种知识。第一次了解到星历这个概念后便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疯狂汲取各类宇宙科普读物上的知识。
这也促使阮林产生跨专业考研究生的想法。
阮林彷佛又回到了第一次与导师相遇的场景,这把他拉进了回忆。
阮林当时选择研究方向是理论天体物理。
阮林和导师仲兆平是在校内的图书馆相见的。仲兆平听说阮林是从考古系跨考至天文系的,看了他的照片后,便点名提出要先和他会面。
没想到第一次和导师会面竟是对方主动提出的!
阮林此时在座位上坐立不安,手心停不下来的冒汗,双手紧紧扣着自己的牛仔裤,希望这会减少内心的紧张不安。
阮林害怕这位素未谋面的导师会对他提一些极为刁难的问题,好劝他回去继续学他的考古系。
一位六十岁左右,穿着八十年代复古西装的秃头男人径直坐向了他的正对面。
阮林能感受到两耳边砰砰砰的心脏跳动声。
阮林一想到后续可能对自己的刁难,愈发紧张:“导..导师您好!我听说您要见我,第一次不是先去拜访您实在是抱歉。我叫阮林,之前是考古系的一名学生。”
坐在正对面的导师提出了阮林这辈子都无法遗忘的问题:“你觉得,宇宙的尽头是什么?”
阮林心想:来了!果然来了。这是要刁难我回去乖乖学考古了。
脑海中浮现出各种理论,开始了答辩:“宇宙每分每秒都在膨胀,经精密测量出来的哈勃常数约70公里/百万秒差距,说明整个宇宙膨胀速度已经超过光速的3倍。也就是说,我们的宇宙是没有尽头这一说法的。它就像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圆。”
阮林看到坐在正对方的导师,像是在打量着自己,似笑非笑:“要是你有能力飞跃至宇宙膨胀的最边缘,并且能超过它的膨胀速度,你觉得会看到什么样的场景?”
阮林顿时傻住了:教科书上可没写这个!
阮林开始了幻想:“首先没有抵达‘宇宙边缘’所需要的时间这一条件。如果我能超过宇宙膨胀的飞行速度,那我行驶的飞船至少是光速的4倍,宇宙的膨胀可能就像我们吹圆形气球一般,它就像是一个立体的圆形无限扩大,而我行驶的飞船就像一个在气球里的蚊子..不借助其他力量,我无法抵达膨胀的气球外部。我将会被它弹回来?”
阮林对自己的幻想也产生了质疑。
只见坐在正对方的导师开始憋声偷笑:“你这个想法非常有趣!气球和蚊子。学天文系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考能力和联想事物的幻想能力。不仅需要你对课本知识的思考,更多是大胆幻想!并一步步求证。”
他的声音很让人着迷。具有磁性:“我叫仲兆平,是你接下来三年的导师。”
阮林知道,这是导师接纳了自己。
此刻阮林像中了彩票大奖一般:“谢谢您!仲老师,我会在接下来认真学习的,我在您这里学习,一定会抵达宇宙的边缘!”
仲兆平许久没有如此笑过了,但身在图书馆,还是压低了自己的笑声。
回忆至此,阮林早已不受控制地流下了许久未见过的眼泪。
阮林的视角早已是模糊不清了。
他从小是被舅舅抚养大的,从来没有见过自己所谓的父母。仲老师在他读研期间给予了无数的帮助,在阮林毕业之后,还保持着对阮林的关怀。
“谢谢您!仲老师,我还记得对您说过的抵达宇宙边缘。相信我,终有一天,我一定会带着答案去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