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是……?!”张世平和苏双齐齐地抽了抽气,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陶瓷成品,几乎都要挪不开眼睛了。
……正如刘辩所想,当刘辩一行人来到一家窑场,并且指名要查看陶瓷器时,一件陶瓷器被轻描淡写地展示出来,顿时吸引了张世平和苏双的全部注意力。
刘辩眼尖地看见,张世平和苏双站在那件陶次成品的面前,不停地嘀咕道:
“好好好!这工艺很成熟!做得极好!”
“对对对!胎呈浅灰色,坚硬细致,釉为淡青色,釉汁纯净……的确出彩!运气好的话,真能卖个好价钱!”
“好啊!好啊!”张世平吞了吞口水,两眼放光,尽显失态。
苏双也不逞多让,甚至还用衣袖抹了一抹嘴角不存在的口水。
这也太夸张了。
刘辩想笑又不便笑,辛苦地面瘫了一张脸。
之前不清楚何谓「北窑」……如今一看,刘辩立即地认出:这不就是「越窑」么?——好家伙!渤海郡真是风水宝地啊!居然能产出「越窑」!
是哪个人才,快带过来给他开一开眼,他必要重用此人!
刘辩雀跃不已,趁着张世平和苏双欣赏眼前的越窑时,他对何先说:“去,把制成越……咳!是北窑的人,给本王带来。”
何先先是抱拳领命,后是把手一指,指向不远处的某人,小声道:“正是此人。”
刘辩顺势望去,忽觉那人也不陌生,竟是他见过的……
“你……你是?!”刘辩吃了一惊,很想报出此人的姓名,奈何他一不小心,又给忘记了。
嗬!尴尬啊!不是《三国演义》里的名人,他真的没法记住人名啊!
何况这曾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流民。
那人却一脸恭恭敬敬,下拜道:“草民是袁宜,拜见殿下!”
袁宜,袁宜……他记下了!
等一下!!
是袁宜,是袁宜……师袁宜?!
难不成是「师袁宜」,而不是「是袁宜」?!
师袁宜,三国时期吴国会稽上虞人,制瓷名匠!
他:“……”
这一时刻,领悟真相的他简直风中凌乱,干巴巴地道:“你……你怎会在此?”
师袁宜中规中矩道:“只是凑巧罢了。这家窑场前一阵子要招收厨子,草民自觉能胜任,所以就……”
师袁宜适时地戛然而止。
他则恍然地联想:所以,师袁宜就跑到这家窑场当厨子了?刚好窑场也有陶瓷工,是故大家聚在一起,相互地切磋陶瓷技术,就随便制出了一只越窑……啊~不对!是一只北窑瓷器?!
说好陶瓷技术不外流呢?
他该说甚么?——他能说甚么?他合上了嘴巴,用敬佩的眼光注视师袁宜……后知觉地,他瞅见师袁宜还兀自地跪在地上,便忙道:
“你且免礼。”
师袁宜这才起身,却依旧保持鞠躬的姿态,把态度摆放得极低极低。
反正他看了,良心都有一丁点儿疼痛。
沉吟地,他问:“你很善长制作瓷器?”
师袁宜道:“略知一、二。”
抿了抿嘴,他猜师袁宜说得太保密了,便问:“你原先是哪里人士?”
师袁宜顿了一顿,回道:“草民是冀州人,来自广宗县。”
广宗县?
那不是黄巾起义的事发地——巨鹿的邻城县么?
怪不得……不不不!这不是重点!重点是:
师袁宜容易被听成「是袁宜」……袁宜,姓袁,和袁绍、袁术的家族——豫州「汝南袁氏」没有半点关系!
不对!
关注点错了!
应该是:
“你不是厨师吗?怎会也懂得陶瓷制作?”他表示好奇。
师袁宜道:“草民本是广宗县的陶瓷工……只因几年前广宗县发生战事,致使那边的窑场被破坏了,再加上广宗县日子也越发贫苦,草民这才不得不转行,改当厨师了。说来草民也有好几年没接触陶瓷制作了,都有些生疏了。”
“袁宜老兄太谦虚了!”有人忍不住地反驳,“这家伙肯定有二十年的陶瓷制作经验,否则不可能一次性就制出十分精美的北窑!”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