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胜其实觉得在小洛姑娘的客栈有点吃不饱,因为基本上是一天两餐好吧。
那么古人一天吃几顿饭呢?无论是上学的,还是上班的,一日三餐都已经成为现代人餐制的标准。那古人一天吃几顿饭呢?
我们来考察一下。
在原始社会,人们靠采集和狩猎获得食物,食物来源很不稳定,一天吃几顿饭也不固定。食物丰富的时候,可能一天吃好几顿,一直吃到撑;食物匮乏的时候,可能一天也吃不上一顿饭。
电视剧《我爱我家》中,葛优饰演的二混子是个四处混吃喝的流浪汉,他对自己的胃口这样描述:“这就是我们行业的特点了,有吃吃得下,没吃扛得住,一顿饭前后管一个礼拜,这样的胃口才过得硬。”那时古人的胃口估计也差不多这样子。
进入农耕社会后,人们的食物来源相对稳定了,开始有了规律的餐制。但早期的餐制并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两餐。
咱们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甲骨文中,里面就记载了商朝时的一日两餐制。那时候人们将一昼夜分为八个时段,依次是:旦、大食、大采、中日、昃、小食、小采、夕。
这八个时间段并不是将一昼夜二十四小时平均分割,而是根据人们的作息活动将一昼夜划分成八个长短不一的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的名称则表示这个时间段的主要作息活动。
比如说,「夕」是时间最长的,整个夜晚都叫夕,就是人们睡觉的时间段。「旦」就是早晨起床的时间,大约是早上 5 点到 7 点的黎明时分。你应该也猜到了,这八个时段中的「大食」和「小食」对应的就是吃饭的时间段。学者分析,大食的时间应该是上午 8 点,小食的时间应该是下午 4 点。也就是说,在商朝的时候,古人是一日两餐,上午一餐,下午一餐。
至少从西周开始,咱们又将一昼夜二十四小时平均划分为十二个时段,是为「十二时辰计时法」。这十二个时辰中,有两个叫「食时」和「晡时」的时辰,就是古人一日两餐的时间,分别是上午的 7 点到 9 点和下午的 3 点到 5 点。如果以地支命名,「食时」和「晡时」又叫作「辰时」和「申时」。古人的一日两餐,上午餐称「饔」,下午餐称「飧」,正所谓「朝曰饔,夕曰飧」。因此还有了成语「饔飧不继」,意指吃了上顿没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先秦时期形成的一日两餐的传统,到唐朝时发生了变化。唐朝时,在上下午两餐的中间,多了一顿点心。
也许是因为唐朝时人们白天活动的时间较之前延长了,两顿饭中间隔得太久容易饿,所以就在中午加了顿点心,是为午饭的雏形。今天南方一些地区,仍然管吃午饭叫「吃点心」,这种说法可能就是延续了古人的叫法。
但需要说明的是,唐朝的午餐多存在于士人和富裕阶层,普通民众依旧是一日两餐。
到了宋朝,商品经济活跃,城市空前繁荣,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加快了,吃午餐就更必要了。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一日三餐在宋朝已经普及。
普及这一说法多少有些夸大,但至少较之前更为普遍了。宋代夜市发达,晚上还可以吃夜宵。所以,宋代可能还有一日四餐的情况,但这属于城市中的特殊情况。在宋代,一天吃多顿饭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明朝时,江南地区基本普及了一日三餐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