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已经六十多,听到锦衣卫和太监上门,紧忙穿衣服出来。
“我是。”
“上谕:宣杨巍进宫觐见!”
杨巍跪在地上:“恩上,臣杨巍领旨!”
杨巍年龄大,不太适合骑马,专门为他准备轿子,锦衣卫骑马开路,内侍骑马挎刀左右护卫,从午门进宫,锦衣卫宫门护卫威风凛凛,内侍太监提着灯笼,在前面带路,一直走到西上门。
“站住口令!”
“风,回令!”
“行!”
“万岁爷要见兵部尚书杨部堂,这是皇爷的手谕。”内侍太监把手谕,交给看守西上门的锦衣卫。
“进去吧。”
门被打开,这里的场景让杨巍有些震惊,亭台楼阁,花草树木,还有各种奇珍异兽,更让人吃惊的,这里荷铳实弹护卫的士兵,一队一队来回巡逻。
看来当今陛下缺乏安全感,并且性格多疑,不信任原来宫中的护卫,不住乾清宫住西苑,也是料想到有人要害他,同时乾清宫大火,也应证宫内确保不了安全。
最有安全感的就是乞丐,因为他们一无所有,最没有安全感的就是皇帝,因为历朝历代有一半皇帝死于被谋害。
内侍太监带着杨巍来到玉熙宫东配殿,上前禀报道:“督公,杨部堂接到。”
“你们下去吧。”张鲸摆摆手,看着杨巍说:“杨部堂,皇爷在殿内,跟着咱家进来。”
玉熙宫东配殿烛光昏暗,杨巍进殿后,跪在地上叩头,低着头报:“臣杨巍,叩见圣上。”
“你刚到京?”万历皇帝手里拿着山西上报奏疏。
“臣,上午刚到京,申时到通政司上奏疏,请求觐见。”
“对张居正他们逼宫,你怎么看?”
“陛下,圣明烛照,对于官员逼宫,不能退让,他们这是欺负陛下年幼,张居正掌权柄十年,这让微臣想到嘉靖时期杨廷和挟百官威逼世宗皇帝。”
万历皇帝听到杨巍这么说,点点头,张居正和杨廷和都嚣张跋扈,都属于专权之人。
“起来吧。”
杨巍站起来,他还没有见过当今皇帝,微抬头,用眼睛偷瞄万历皇帝,果真英气逼人,一副圣明天子模样,可能杀伐果断,给人一种畏惧之感。
“谢圣上!”
“听说你老母还在堂,今年高寿?”
“回圣上,家母已八十有三。”
“朕封你母亲一品诰命夫人,赐贤母之名,再封你夫人二品诰命夫人,何如?”
“谢圣上,臣杨巍受皇恩,敢不唯命!”
“起来吧,朕马上就要北巡,你给朕分析一下,何处会生乱?”
杨巍这时说道:“圣上北巡,恐有闪失,戚继光乃张居正提拔之人,臣与戚继光出自同乡,此人或不会叛变,恐受人蛊惑。”
“戚继光手上没兵,热河上营都是京营老爷兵,杀鸡都不敢,更不用说造反,朕担心与官员的矛盾,会激起他们倒行逆施,做出不容大明之事。”
“陛下所言甚是,臣想到永乐十八年,二月,京城和皇宫修建完成,成祖皇帝准备迁都,山东爆发民变。”
“寿光,即墨等地,以刘信、刘俊为首作乱,青州卫指挥使依民变招抚,指挥权高凤阵亡,士兵被杀,依臣所推算,这就不是民变,而是一场针对迁都的事件。”
万历皇帝知道这事,安远侯柳升平定叛乱,斩首两千,俘虏四千,最后这四千俘虏就地正法,这场叛乱不是按照民变处理。
大明出现民变一般都先优抚,就算平定叛乱,也是处罚首犯,这四千俘虏全杀,看来这里就是官匪勾结,所谓唐赛儿起义,也是官匪勾结。
永乐十八年这场事件,永乐皇帝直接把山东官场清空,布政使、按察使、参政全部正法,贼匪所过州、县官吏,全部处死!
山东几千官吏全部被牵连其中。
“你的意思有人想要趁机搞破坏?”
“臣敢料定,明年或者后年,湖广、浙江、江西、广西、云南等地,肯定会出现一场民变或者兵变,如果陛下派大军镇压,边地肯定会爆发扣边,到时陛下如果御驾亲征,土木堡将会再次上演!”
万历皇帝敏锐的预测到会发生的事,杨巍也感觉到,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宣德时期汉王谋反、正统年福建、湖广叛乱、正德时宁王谋反等,这些都是文官阴谋对抗皇帝的手段。
英宗因为要平叛,所以把京营士兵派到福建、浙江平叛,江西叶宗留、福建邓茂七等人造反,英宗派宁阳候陈懋率兵平叛,这次平叛武军营、神机营跟着去平叛,京营空虚。
正统年湖广、贵州也爆发叛乱,京营士兵也派遣出去很多,浙江、江西、福建也叛乱,这事怎么想都是有预谋的。
英宗调查福建、江西、浙江叛乱时,宣府、大同、陕西、辽东各处传来扣边军报。
如果现在各地爆发叛乱,地方官员配合贼匪流窜,万历皇帝肯定会派近卫军镇压,各地叛乱多,近卫军就会被抽调空,到时官员勾结草原各部,趁机到京城逛一圈,或者劫掠京城周边百姓,到时再危言耸听吓唬万历皇帝,他这个皇帝也快落水了。
万历皇帝没有多说什么,看着杨巍说:“你退下吧。”
“是!”
当杨巍刚走出玉熙宫,万历皇帝叫来张鲸。
“朕北巡时,你准备三万军队一年粮草、弹药,马匹的草料也准备充足,严密监视湖广、浙江、广西、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山西、辽东等地,严密监视在京各官员,特别是宫里的李太后和潞王,发现情况,马上囚禁,再把冉登给朕叫来,北巡之前,要部署一番。”
“是!奴婢这就去办。”
万历皇帝抽根烟,看着窗外,嘴里狠狠念着:
既然想要玩,朕就赔你们玩,朕一个脑袋,你们也一个脑袋,只要不怕死,就尽管使用阴谋诡计!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