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由勇卫营据守辽西,确实可能做到防止建奴入关。
“勇卫营镇守辽西,固然可以挡住建奴兵锋。然,勇卫离京之后,若乱民暴起,京营独木难支,我京师必有沦陷的风险。”接任兵部尚书不久的傅宗龙站了出来。
作为兵部尚书,傅宗龙对京营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
早年京营虽然经过李邦华的整顿,已经恢复了一定的战斗力。
但是因为李邦华大胆革新,不顾后患。那些失利的人对邦华怀恨入骨,对他的怨言、诽谤也逐渐多起来了。
最终导致朱由检对李邦华失去了信任,同时也为平息那些官员,他不得不罢免了李邦华。
自那之后,京营再度腐烂,而且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所以,后来朱由检后来只能弃京营,以勇士营和四卫营为基础,一手创建了勇卫营。
说起来,还是朱由检多疑,怀疑李邦华拥兵自重,图谋不轨。
同时,朱由检不敢啃硬骨头,对于难处理的事情就畏手畏脚的,还特别容易被百官忽悠。
容易处理的厂卫和锦衣卫,他处理起来就干脆利落。
因为,他们独立于朝廷之外的系统,只对皇帝负责。
他们才能做到,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如今,崇祯没了这左膀右臂,再去了勇卫营,那么在京城里还有话语权吗?
恐怕,在想要诛杀百官,也没有容易了吧?
所以,大殿里的诸多官员,对于崇祯这个决定是举双手赞成啊!
没有了锋利的武器,练饷和剿饷,该征的还是得征啊。
不然,那些反贼抢了豪绅,抢了富商,损害的可是他们的利益。
看着底下的群臣的反应,崇祯心里冷笑不已,忠臣还真是少的可怜啊!
“朕对京营的良兵骁将有信心,一群流民焉能是骁勇的京营之敌手?”
“朕欲再裁减锦衣卫,一年之裁撤南、北镇抚司,精简剩余三卫。节省出来的这些粮饷,一半归朕的内弩,一半归国库,用于剿匪。”
崇祯知道,百官是在跟自己谈条件,所以他就直接开价了。
如今的锦衣卫已经不堪大用,多与文官勾结,已经无法成为自己手中的兵刃了。
既然如此,不如重铸一柄。
“陛下圣明,锦衣卫虽经过裁减,但是依旧过于臃肿,吃空饷的也不在少数……”立马有官员高呼圣明起来。
崇祯记住了对方,列入了抄家候选人的名单里。
“加饷一事不必再议,直接昭告天下,停征剿饷,辽饷再征三年。朝廷,从即日起,不再加征任何饷银,与民生息。”
“各地防卫事宜,内阁再议,拟个适合章程出来再递于朕审阅。”
说完之后,崇祯直接站了起来。
“陛下圣明,臣等遵旨。”众臣纷纷出声。
一声尖细的‘退朝’声响起之后,今天的早朝廷议就结束了。
这一次博弈,崇祯调离了勇士营,再次削减了锦衣卫,对于文官集团来说是好事。
勋贵和武将虽然不满,但是在朝堂之上他们本来就是摆设。
不满,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明武人的地位,被文官压的死死的。
兵部尚书傅宗龙凑了过来,边上还有其他几个内阁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