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叔叔魏颗、魏锜,也在旁边,各自引领着一支军队。
魏绛觉得太阳有些刺眼,于是将手搭上了自己的眉毛,向着远方眺望一番,他想要看清楚大河对岸究竟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不过这里的地势较为开阔,也没有那么多遮挡视线的东西,能够看清楚。
于是他向着中军将荀林父说道:
“中行伯,秦军似乎还没有彻底撤出晋国的境内,此时我们可以先渡河,把他们的粮草截断,然后列阵在他们回去的必经之路,那样的话就可以轻松打败秦军。”
“好啊,老夫也是这么想的,目前也只有这种方法最合适,不然直接渡河秦军能够反应过来,如果在我们渡河渡了一半对我们进行攻击的话,就有些危险了。”
荀林父接着说道:
“你这小伙子倒是挺不错,以前倒是没在战场上见过你,居然能够有如此的见解。回去我必然会向晋侯禀告,让他提拔提拔你,你们魏氏也曾经为先君立下功劳,他们的后代不应该就这样埋没了才华。”
荀林父说的自然是文公,他最开始担任的官职就是晋文公的御戎,现在也算得上是四朝老臣了。
魏绛有些不大好意思的笑着:“中行伯过誉了,小子才学浅薄,还是需要向您这样的贤者学习才是,此次攻打秦军,可否指点小子一番?”
荀林父很乐意去和魏氏结交,如今自己有了一些权柄,自然是可以提拔提拔魏氏,以后两家还能够有个照应。
“好啊,你们魏氏当初就是因为武力出众,但不学习才被文公冷落,如今到了你这一代,已经改正了这一缺点,以后必然能够带领魏氏复旺啊。”
话没有说太久,他们看见前面已经将船只都准备好了之后,觉得不能再拖了,到达大河对岸的时间是越早越好,时间如果一直拖下去的话,秦军过来之后,就能趁着他们还没有渡完大河的时间,对他们进行打击。
如果那样的话,军队就直接要乱套了。
将近四万多人的晋国军队,在上百船只的不断往返之下,用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渡过了黄河。
秦军是有设置斥候,勘察晋国人这边的动向和情况的。
但是晋国这边却已经规避了风险,也是派遣斥候调遣清楚了旁边的情况。
所以才能够安全渡河,至于现在有没有被秦国人发现的就不知道了,就算是秦国人发现那也已经晚了。
抵达了大河对岸之后。
魏氏想要表现,荀林父觉得和魏氏打好关系挺好,也给他这个机会,卖了他一个人情,让他们冲在军阵的最前面。
魏氏派出那些士兵都是精锐,而秦国运送粮食的这都是些扶摇一的普通人,非常轻松的就把秦国的粮草给截获了,毕竟他们久攻上阳城不下,不能学着姬獳那样粮草全部都靠掠夺赤狄来的。
所以秦国人的粮草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运送粮草的秦国人被击溃,有一小部分人忙着跑回秦国大军那里通报。
魏绛赶紧派人去驾车追赶,但是没有追成,他们是秦国那边骑着马的斥候。
毕竟秦国人总是和西戎打仗,不像中原人这样循规蹈矩。
后面战车上的将士拉弓射箭,但是都没有射到这些骑着马的斥候,他们逃的实在是太快了,追都追不上。
魏绛稍微有些生气,但是也没有继续追赶,因为他知道自己追赶不上了。
这一次要是偷袭肯定是不能的,秦军的粮草被劫持,断了粮草,他们第一时间会知道,所以想要偷袭他们基本上很难。
不过,秦军如果不从这路过的话,就要绕远路了。
也不是只有渭水和函谷关能过人,还可以从旁边翻山越岭,然后走华山那条路。
不过那条路非常的险要,如果秦军走的话非常困难,可能走路都要死不少人呢,现在那山里植被茂密,也有许多的野兽。
晋军就在这里驻守,以逸待劳等待着秦国军队的到来。
秦国人也已经意识到了危机即将到来,他们现在已经逃离上阳,来到了桃林这个地方。
之所以叫桃林,也就是因为这里有很多的桃树,所以叫做桃林。
秦国人从来都不老实,现在是蔫坏,自从三年前学会了烧农民的田地,现在他们似乎还烧上瘾了,这一次路过桃林,顺便就把桃树林子也给一把火烧了。
现在正是秋天和冬天的交接,点一把火的话,虽然容易燃起来,于是这座桃林就毁于一旦。
幸好这座桃林距离山很远,不然的话整个山都要遭殃。
很快,秦国的斥候就已经到了,他们把晋国人截断了秦人的粮草一事,一五一十的向秦军将领通报了。
秦军将领只觉得心里咯噔一下,看来自己撤退还是晚了一些,这些晋国人怎么集结军队这么快?还没等他们撤退完呢,就已经到了大河对岸了!
他也在想着,该如何去平安的回到秦国。
现在粮草已经被截断了,他们所带的那些粮食也不够吃太久的,而且从晋国这里掳掠过来的奴隶,也都是一张一张的嘴,这样下来只能把他们都先给放了。
如今他们几万人等着吃饭,自己当然是需要谨慎的。
到底该如何走呢?
他也想到函谷关,那里驻扎的人少,从内部攻破应该容易一些。
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容不下他再继续攻城了,继续攻城的话,晋国人追过来,那可就真的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所以只能另想办法。
最下策,也就是翻山越岭了。
晋国南边是尹洛之戎,如果能够到达他们的领土上,还能够凭借着军力,把尹洛之戎的粮食什么的抢一些过来吃。
然后沿着洛水...
应该能够安全的回到秦国的境内。
秦国的将领打算试一试,不过这一路上必定会损失一些人的,道路太过险要,到处都被高大植被覆盖着,的确是非常容易迷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