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愿拜为仲父(1 / 2)古易慎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鸡鸣之时,各卿大夫都在准备衣冠,参加小朝会。

赵盾见到前去行刺的人没有按照他约定的时间回来,心中特别没有底。

这样的情况,肯定是刺杀的计划失败了,但愿派遣的甲士没有留活口。

公子獳如果逃跑是最好,那他的计划就能够实施下一步。

如果没有的话,年轻气盛的公子獳来到朝堂上之后,问题可就大了。

人要是都死了,那就是死无对证,就算公子獳怀疑,也仅仅是怀疑而已。

此时,韩厥急匆匆的从门外进来了,他一脸慌张。

“主,出大事了,根据宫中眼线禀告,公子獳将那五名派出去的刺客陈尸朝堂之外。”

赵盾瞪大了眼睛,果然他最不愿意看见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公子獳没有逃跑,而是直接将那些人带到了朝堂。

这是准备在朝堂上攻讦他吗?

“宫城有刺客,我等应该护驾,韩厥赶紧调遣人手,进宫抓贼。”

韩厥一脸不解,卿士带兵包围宫城可是大忌讳,和意图弑君没有什么两样,主上的计划已经失败,难道还要一错再错下去吗?

这样的话,朝堂上的局面会不会走向失控?

“如果这样,那赵氏的灾难就不远了,望主三思啊。”

“你想错了,带兵抓贼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赵盾摇摇头,他觉得韩厥现在还是太年轻,对于有的问题,思考的还是太死板。

他这个时候不会真的去弑君的,那样的行为确蠢。

只是想要将那五个刺客说成是“贼”,洗清自己的嫌疑而已,带兵抓贼只是表现出对国君的“尽忠”。

...

姬獳已经早早地在朝堂上等着了,他在朝堂的门口陈列了那五具尸体,目的就是让群臣看见。

六卿、诸大夫都要看见,也必须看见!

他的父亲也早早地坐在了君位之上,晋侯已经听自己的儿子说了被刺之事,心中愤懑不已,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

姬獳却让他消气,说自己已经有了安排,届时只需要按照自己安排来做就可以。

六卿、诸位大夫都在赶来,他们看到那五具尸体的时候,都是有些震撼的。

这可是从前没有过的事情,看来绛都要出大事了!

他们仿佛都能感受到,一场可怕的风暴正在酝酿,稍有不慎,就有人会失足卷入进去,然后落地摔死。

果然,晋侯和太子已经早早地在朝堂上等候。

一般都是群臣准备好,然后晋侯才上朝,但今天反常。

太子坐在晋侯的旁边,似乎已经商量好了什么事情。

到了朝会的时间,群臣都已经入位,连赵括、赵同也来了。

只有赵盾迟迟还没有赶到。

大家都沉默着,似乎连空气中都有庄严肃穆的气氛,都是在等赵盾赶来。

没一会儿,赵盾带着身边高大护卫五人,以及甲士若干赶来。

他转头看向那些派遣去的甲士,却惊奇的发现,他们身上并没有穿盔甲,只有已经被斩断的武器放在胸口。

为何把他们的甲卸了?

他让甲士们在宫殿的台阶下等待,自己身边的五名卫士也在宫外等候。

赵盾进入宫城之后,就向晋侯行了稽首之礼:“听闻宫城之内有贼寇,臣救驾来迟,请国君恕罪!”

晋侯听说儿子被刺杀,现在虽然对赵盾十分厌恶,但脸上还是不能表现出来:

“无妨,赵卿起来入座吧。”

赵盾入座,气氛顿时变得更加沉默了。

群臣都在注视着赵盾与国君、太子三人,他们都知道今天的这场事情,只能看他们三个人。

事情会如何发展?那盗贼究竟是真的盗贼,还是某人派来的刺客呢?

群臣都特别想要知道。

此时姬獳发话了:“昨夜我的寝宫遭遇盗贼,真是吓到我了啊。”

群臣还是第一次见到太子,毕竟他还没有加冠,就连祭祀的场景都不能出没。

去年冬天来到这里之后,太子没几天就被封往虢略,他们之间见到的很少。

赵盾一听,太子獳居然主动将这些人形容为盗贼,似乎合了自己的意图,只是不知道他究竟心中想的什么呢?

“多亏了有赵卿,我才能够幸运地免于灾难。”

晋侯此时按照儿子的安排,开始演双簧:“此事从何说起?”

“君父难道不知道,赵卿在我去上阳的时候,给我安排了三十个甲士啊,昨夜的盗贼出没,正是因为赵卿的甲士在我宫前守卫,我才能活下来,可以说正卿对我有救命之恩。”

群臣也不知道姬獳的甲士有没有被调包,朝堂上清楚这件事情的只有晋侯父子,以及赵盾和韩厥。

赵盾仔细琢磨太子的用意,终于猜透了他的意图,心中不禁感叹,这真是一个狡猾的小狐狸。

这是主动为他免去罪名!而且逼着他承认这些甲士是赵氏的。

他要是承认了那些甲士是他的,就直接洗掉了自己的嫌疑。

两头的矛盾瞬间就化解,在外人看上去不是那么的激烈,甚至还会称赞赵盾真是忠心。

如果他不承认,那么好啊,太子会直接把刺客们穿的甲胄拿出来。那些盗贼也不是盗贼,而是你赵盾派的刺客!

想要杀太子的就是你赵盾!准备接受国君和诸位卿大夫的指责和攻讦吧。

太子没有任何地方做错了,你却要使出这么下三滥的手段杀他,天理何在?执政的威严何在?

赵盾立刻就会陷入晋国所有卿大夫的对立面,被打成乱贼。

姬獳就是要给赵盾一个台阶下。

盖因他现在手里能用的兵士只有三十人,不能为所欲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