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年少知交重情义
轻松愉快大团结
气概豪迈贵似金
盛名高雅质如兰
赵匡胤拿起了最小的弓,两手一拉,本来想稍微用点力把弦拉弯一点,可谁知道没有控制住力道,用力过猛,那帐弓轰的一声,竟然给折断了。赵匡胤对着黑汉字苦笑,仿佛在说不好意思啊,把弓折断了,黑汉字点点头表示不打紧。
赵匡胤就把断弓随手扔在地,接着弯下身去把最开始拿过的最大那张弓捡了起来,这次知道自己得悠着点,就稍微轻轻一拉,这张弓也立马被全拉开,形状也犹如满月一般。赵匡胤拉完之后,脸色没有任何改变,气息也依然是正常的呼吸,看起来十分的从容,赵匡胤拉完后就把弓还回原处。周围旁观的群众,一起在鼓掌,鼓完掌又竖起了大拇指给他点赞,有的说*这位公子真是天生神力,有的说这位公子莫不是后羿转世,简直就是个神人。
黑汉子看到赵匡胤毫不费力就把最大的弓给拉开了,自己也不免感到惊讶,心想;你小子竟然是个练家子,深藏不露,跑这来不会是来砸场子的吧,但是又想既然自己摆了这地摊,就需要经得起挑战,这么几天终于有人拉开,自己也算完成了心愿,心里又高兴起来。黑汉子连忙大步走向前,面带春风,两只手拳手一拱,对着赵匡胤说;这位公子竟有此等神力,不知公司尊姓大名,乃何方神圣,还望真诚相告。
赵匡胤笑着拱手回道:“兄弟我姓赵名匡胤,是涿州人,像这样拉拉弓对我而言只不过是一件小事,不算是什么稀奇事。”
黑汉子说;你竟原来是涿州赵府公子,府世代将才,公子遗传了好基因,怪不得有这么大的力气,不愧为将门之后。其实我早就听说了赵公子的一些传奇故事,今日能够见到赵家公子,实在是三生有幸。
赵匡胤一听到别人这么抬举他,不免有点害羞,红着脸答道;可千万不要捧杀了我,我也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实际还不止如此,对不起口误了,是实际没别人说的那么厉害,惭愧惭愧。对了,不知道壮士是哪里人,姓甚名甚,为什么会在此地摆摊卖弓,还分文不收,什么原因说来听听。
黑汉子说道:“我本是那郑州人氏,姓郑名恩,字子明,自小失去双亲,本来家里留下了千亩良田,省着点用生计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可惜我从小就喜欢武艺,于是花了重金四处招揽名师,学习了一些武艺,又因为喜欢结交天下英雄,听到哪里有武艺高强,本领惊人的好汉子,就算是远在天涯海角,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请他们来我家徐坦切磋。所以到了弱冠之时,刀枪棍棒等十八般武艺,样样都有所研究。也因此,学到了武艺,中落了家产。而且我又是个性情豪爽的人,不太懂的营生,依然是到处结交英雄豪杰,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还是会毫不吝惜倾囊相助。就这样家财散尽,开始在江湖流浪,本想借着卖弓的理由,能够多认识几个像赵公子一样的英雄豪杰,并不是像那些整天钻破头就为捞些微利的商贾。”
赵匡胤听完黑汉子的叙述,对他的经历非常的欣赏,说道;我早就知道郑兄摆摊卖弓又分文不收肯定是有原因的,可是没想到竟然是为了结交英雄人才,更巧的是现在就有一位豪杰,虽说他偏重文才,武艺稍逊,可也是一个肝胆照人的豪杰。郑兄真喜欢结交,千万不要错过了这个人。
郑恩急忙说道;“不知道赵公子所说的豪杰,住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还请赵公子不吝引见,我定当感激不尽。”
赵匡胤笑着说:“哈哈,这个人就在此处,他是和我一起来的,现在还在那桥等着我,只要我喊他一声立马就会过来。你等着,我去请他过来,介绍你们两个认识。说完,就举起手往桥挥了挥。”
柴荣本来在那桥就等的不耐烦了,心想赵匡胤再不来就要下去找他了,忽然看到赵匡胤挥手,示意他过去,他就直接往桥北奔去。柴荣走到了赵匡胤和郑恩两个人面前,赵匡胤指着郑恩对柴荣说道:“柴兄,这位是郑州郑恩兄弟,字子明,也是当世一豪杰,柴兄应当过来认识认识。”
接着,赵匡胤又对郑恩说:“这位是柴兄,名荣,祖也是世代为官,今日虽然不如以前,但是依然气宇非凡,有朝一日,必定飞龙在天。”
郑恩便对柴荣恭身作礼说;原来这位便是柴公子,我是有眼不识泰山,还望海涵。
柴荣看那郑恩豹子头雄鹰眼,身高超过七尺,好一副为将出帅的身躯,心想这个人值得结交,也就不敢怠慢,急忙回礼说;既然大家都有英雄豪侠的襟怀,不拘小节,也就不必如此客气
郑恩说:“我和两位公子不同,我本是乡间小子,脾气十分的莽撞,不懂什么礼节,直来直去,请二位公子不要放在心。”
赵匡胤笑道:“既然咱们都能这么幸运的遇到,那也是天给的缘分。本来我今天和柴兄路过此地,是要到前面的关帝庙内,义结金兰的,恰巧无意之间又和郑兄有了瓜葛,要么我们三个一起到关帝庙结拜,想必这又是世一起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佳话啊。”
郑恩一听赵匡胤要拉自己一起结拜,非常高兴,说道:“我本是一个乡野村夫,承蒙两位公子不嫌弃,愿意和我结拜为兄弟,对我不知道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啊。”
于是郑恩收拾了摆在面前的十几张弓,除了被赵匡胤拉断的那把扔到了垃圾桶,其余的都打好包,接着三个人一起有说有笑来到了关帝庙,这时柴家家丁已经点好了香烛,摆好了三牲祭品,一切安排妥当,就等自家主人前来行礼。
三个人到了关帝庙,看到一切都那排好了,还都很兴奋,赵匡胤说道;既然都准摆好了,我们就开始结拜吧,但是结拜之前还要说说各自的年庚。
三人就把各自的年龄说了出来,结果发现柴荣年纪最大,赵匡胤排在次位,郑恩年龄最小,于是大家就根据年龄大小约定,柴荣为大哥,赵匡胤为二哥,郑恩为三弟,接着每个人依次行礼,随后三个人又对拜了两拜,这就结成了自家兄弟了。
赵匡胤肚子开始咕咕叫,想到还没吃中饭,便对柴家家丁说:我们都还没有吃饭呢,你们去把祭品拿到后面去,再去拿些酒来,准备一下。
家丁连声答应,把祭品收拾了一下,便去做准备,没过多时,就把酒水,碗筷等准备好了,说道;三位公子,午膳已经备齐,请三位公子入席。
柴荣因为是大哥,就坐到了座,赵匡胤其次,郑恩最后一个斟酒,一起对饮。柴荣因为一直食欲不振,就喝了几杯酒;赵匡胤在家吃惯了精致的食物,这些个三牲祭品本来就当是祭品烧的太粗糙,对他而言难以入口,压根吃不下去,也就喝了一会儿寡酒。再看看那个郑恩,本来就是乡野长大的,吃惯了糙肉,食量又是常人的几倍,再加许久没有吃到这么丰富的食物,便是大碗大碗的喝酒,还是一口干,像鸡鱼肉也是整块整块的往嘴里面塞,大咬大嚼,吃起来好似风卷残云,结果吃得杯盘狼藉,基本没残留。
柴荣和赵匡胤看到郑恩这种吃法,都哈哈大笑,赵匡胤说:“三弟吃起东西来也是一副英雄的模样,我们自叹不如啊。”
郑恩打个饱嗝,摸了摸肚皮说:“我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每餐都要吃一斗米十两肉,只是后来落魄江湖,已经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尽情的大喝大嚼了,你们看看便罢,可不要取笑我是从丰都城里赶出来的饿鬼。”说完,自己倒哈哈大笑,兴致十足。
柴荣和赵匡胤看到郑恩那幅哈哈大笑的模样,禁不住也一起大笑了一阵。酒完肉尽,柴荣让便对家丁说;把那些个剩菜残羹收拾收拾。然后又对郑恩说:“三弟现在居住何处?”
郑恩苦笑着说:“不瞒大哥,三弟我现在还是天当被,地当床,居无定所。”
柴荣说道:“既然如此,如果三弟不嫌弃,就搬来我的寓所,从今天起就和我住一起了。”
郑恩一听,忙道谢说:“谢谢大哥,以后就由我负责大哥的起居安全。”
回城后郑恩便把行礼搬到了柴荣寓所,安居下来。
自那以后,赵匡胤每天读完书,就会和石守信,罗彦威一起去柴荣家里,知天文下知地理,前至古,后到如今,无所不谈。有些时候兴致来了,就一起去城外舞刀弄枪,骑马射箭,比划武艺。这样时间久了,连文质彬彬的柴荣潜移默化的受到他们的影响,竟然也可以驯服烈马,拉得硬弓,一般的人也很难接近得了他了。
时光总是在蹉跎中流逝,日去月来,斗转星移,光阴似箭,自从赵匡胤来到定喜县,转眼就过去了一年,在外待久了,难免都会有点想家。
赵匡胤对柴荣说:“柴兄,我自离家来到定喜县,已经一年有余,如今家中境况如何,全不知晓,我想要回去汴京,看望看望父母。”
柴荣说道:“既然二弟要回汴京看望父母,让我也想起了我家姑丈,我和他也很久没有见面了,不知他现在如何,等到二弟回了汴京,我也要去姑丈家看望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