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章 此乃天意啊!二更!【求收藏哦!】(2 / 2)雨景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武植等这一天很久了。

这天他早早起来,去了省试考场。

考试的题目虽然在不断变化,但最终离不开策,论,诗词,经文等,而到了殿试一般都是试策。

这次的主考官,依然是曾布。

武植和众多考生排列,他还能看到那王韬和李树。

之前王韬和李树都在武植之下,所以这一次他们也希望有个好成绩。

李树上次的第三名,他希望这次能考中进士,至于王韬,他心倒是很大,想要夺取状元,亦或者是榜眼和探花,总要得到一个名次才行。

而科考分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

宋朝没有秀才,所以是从举人开始,而想要得到状元,必须得在整个大宋朝所有文人考生之中夺得第一名。

竞争之激烈,是极为残酷的。

很多人读书多年,就是为了有功名,状元很多人倒是不敢想。

在场的人很紧张,这一关更重要。

是只能做一个举人,还是可以考上进士更上一层就看这次了。

很快,考题下来。

武植看向考题。

这考题是属于大学里的内容,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个题目其实很简单,但凡读过书的都知道怎么回事,只是越是这种简单到容易的题目,想要写出新意就难了。

一个人或好或坏,明德本性却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明明德就是始终保持警惕,让自己处于清醒的认知状态,让本性一如既往保持清明状态。

王阳明这样认为: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

亲民是让君子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对待他人,做到真情实意。

至善也就是永远不能舍弃至善。是从我们出生时已经具备的善,通过修养而致力于达到无一毫人欲之私。

这考题想要写出让人眼前一亮,倒是有些难度。

在稳中写出关于变革的思想,写的不对,立刻就变成了陷阱,只有以奇制胜才能越众而出。

武植想了想,便开始提笔了。

如何亲民,就需要从如何管理天下做文章了,不然何以亲民?

就要写出变革,以施天下,还不能是硬扯的那种。

管理天下,作为君王希望自己独权,作为臣子希望权在手。

而宋人是比较反对君王专权的,让曾布看的文章,自然是写宰相是天下读书人科举而出,代表公道,君王虽然无上尊贵,去也不能兼宰相权。

宋人认为,君王当垂拱,以权赋宰相,以监测之,就是要放权给宰相,共同治理天下。不可独立专行!

但对于宋徽宗而言,你写这样的文章,他看了之后肯定不喜。

这家伙喜好面子,身为君王自然是一力独断,宋徽宗不悦,虽不会杀了你,但进士怕是得不到了。

所以如何写的让曾布觉得好,又让皇帝不敏感。

就要看功底了,不能写的太直白。

对于曾布,武植依然是变革之意打动,引起共鸣,和上次立意一样,但不能一成不变。

对于宋徽宗,武植自然是要用瘦金体来将其打动了。

其实,对于拿到第一名状元,武植也不敢说自己绝对就行,但该怎么答题,还是要思虑再三的。

现在瘦金体武植已经掌握的很好,宋徽宗喜欢字体,绝对能让他耳目一新。

这家伙是昏君,但是艺术造诣高,喜好艺术才人。

他的字画和书法是一流的。

武植下笔写了很多,很快考卷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不过时间还有很长,武植要多读,进行审阅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事异则备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治理天下的办法,有继承有变革,但都是为了能符合时代需要,达到治理的目的。治理国家不要拘泥于一种办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不一样,原来的举措也要随之变化。

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变化了就能通达,通达之后才会长久。指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发展到衰落的过程,只有寻求变化才能继续发展。

下面内容还有很多,武植检查的很仔细……

由于考场统一书法,正好让武植的瘦金体显出少许,却又不和宋徽宗完全一样。

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字体也算是投其所好了,而其中的文章内容,武植也不全是变革,有些许中和之用。

顺着变法可以,不能写的太过,否则宋徽宗看了未必爽。

不过宋徽宗对书法很是喜爱,他若是看到这瘦金体,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绝对亮眼。

只要最后殿试没什么问题,前三甲就妥妥了。

即便没有前三甲,好歹也是一个进士。

但也要得过曾布这一关,不然你怕是见不到官家了。

不过他和曾布有些交流,问题应该不大。

时间缓缓流逝,武植已经确定了考卷内容,又从上到下看了几遍之后,觉得没什么问题了。

才松了一口气。

等到考试结束,武植才离开考场。

现在只要回家等消息即可。

而武植成为进士可谓指日可待!

考卷已经上交,等下面的考官阅读完了之后曾布便会查看。

曾布这次有些期待。

虽然官家和武植有些接触,但你写出来的东西要是那么回事才好提拔,所以武植考卷内容还是很重要的。

不知道以这位解元公之才,在会试上能写出什么精妙文章?是否能在殿试中得到状元呢?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