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五十五章 老朱真冤!(1 / 2)天煌贵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本章已修改完成,可以订阅了!

中原堂口有句老话叫做: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然而徐振东的心里清楚,自个儿不是有理说不清,而是根本就没理!

自己是出于一片赤诚,所以现在很委屈?

别傻了,天底下委屈的人多了!

要怪,就只能自个儿,谁让自个儿像个傻子一样被胡言他们给忽悠了呢?

自觉理不直、气不壮,徐振东实在是想不出来什么词儿去反驳崔保国的嘲讽。

如果可以,徐振东更希望自个儿肚子里的那些诗词歌赋能够换成力气,也好早点儿把这一分荒地开出来。

徐振东默默的从崔保国那双长满老茧的手中接过镐头,仔细揣摩一番后便再一次举起镐头,重重的刨了下去。

“砰!”

徐振东的揣摩并没有什么鸟用,尽管他学足了崔保国用镐的样子,尽管他也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但是换回来的却依旧是“砰”的一声,依旧是仅仅只砸入土中寸许的镐尖儿。

崔保国哈的笑了一声,望着徐振东说道:“进士老爷,你说你连个地都刨不明白,怎么就有脸跑到紫禁城去给皇上添堵呢?”

徐振东依旧保持了沉默,然而刚刚带着曾诚以及崔老汉等人走过来的朱皇帝却哈的笑了一声道:“进士老爷的一身本事都在读书做文章上面,想要跟你崔老哥这种老庄稼把式比,那可不就是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同样的道理,让你崔老哥去握住笔杆子,你肯定也不如这些进士老爷们。”

抬手止住了想要行礼的崔保国和徐振东,朱皇帝又接着说道:“四民之中士最贵,民最苦,最苦者何?当春之时,鸡鸣而起,驱牛秉未而耕。及苗既种,又要耕耨,炎天赤日,形体憔悴。及至秋成,输官之外,所余能几?或水旱虫蝗,则举家遑遑无所望矣。今居官者不念吾民之艰,至有刻剥而虐害之,甚矣而无心肝。今颁此书于中外,俾食禄者知所以体恤吾民!”

朱皇帝望着徐振东问道:“知道这几句话出自哪里吗?”

徐振东面红耳赤的答道:“知道,出自太祖高皇帝所着《醒贪警要录,是大明所有县学、府学及至大学、国子监所必学。”

朱皇帝嗯了一声:“短短几句话,你们在县学要背一遍,在府学要背一遍,在大学、国子监还要背一遍,这么翻来覆去的背,你们怎么就能忘了呢?”

徐振东脸红的几欲滴血,倘若地上能有个缝隙,只怕徐振东会在第一时间钻进去——刚刚被崔保国几句话怼得哑口无言,现在又被朱皇帝几句话怼得哑口无言,然而无论是崔保国的几句话还是朱皇帝的几句话,徐振东都无法反驳!

朱皇帝没有再接着说什么,只是从徐振东的手里拿过镐头,轻轻举起后又重重的刨了下去,接着先是重重的向下一压镐把,然后再轻轻向上一提,刨进土里约有尺许的镐头便被提了起来。

这下子,崔保国和徐振东都愣住了。

朱皇帝出身农民这事儿,整个大明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朱皇帝也从来没有遮掩过这一点,但是从朱皇帝御极称帝再到现在已经足有二十多年!

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他居然还会用镐头刨地?

朱皇帝接连刨了几镐头,然后才笑着说道:“众所周知,老朱家尽出一些奇葩皇帝,有喜欢御驾亲征的永乐皇帝,有喜欢斗蛐蛐的宣德皇帝,有喜欢炼丹的嘉靖皇帝,也有喜欢做木匠活的天启皇帝,至于咱,咱就喜欢种地,现在宫里就有一小块地是咱亲手开出来的,每年都会种些果蔬之类的东西,从耕种到收获,基本上都是咱和皇后、妃子、皇子皇女们亲手操持。”

“也正是因为咱喜欢种地,咱知道老百姓种地到底有多辛苦,所以咱才敢在大明报纸上写劝课农桑的文章——如果皇帝连地是怎么回事儿都不知道,那他还劝个屁的农桑?老百姓不比他懂种地?”

随手将镐头递回到徐振东的手里,朱皇帝又接着说道:“朕知道,胡言他们之所以想要闹腾,一是因为咱们大明收的商税重了,二是因为咱们大明现在不兴科举,他们失去了直接做官的道路,只是朕没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居然还会有这么多的蠢蛋跟着他们闹腾!”

“老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是你自己说,你们凭什么去为官一任?是凭着你们一腔热血赤诚好忽悠?还是凭着你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还是说,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官,真就那么难?”

“你们知不知道,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官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让你们真正知道民间疾苦,同时也是为了让你们积累下做官的经验,为了不让你们不至于因为没有施政经验就敢凡事都拍脑门子胡来。”

“你们是否体谅朕的难处,朕不在乎,因为朕是皇帝,但是你们不能不体谅天下百姓的难处,因为你们的父母也同样是百姓。”

随着朱皇帝的话音落下,在场的一众士子们都低下了头,因为朱皇帝的这番话看似在讲道理,实际上却不仅仅只是在讲道理,而是隐含了一丝威胁——朕不在乎你们是否体谅朕,因为朕是皇帝,朕不高兴了可以让你们丢掉功名甚至丢掉性命,你们不体谅老百姓,朕也会不高兴!

瞥了一眼低头的生员们,朱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那几个出身商贾之家的生员:“你们是不是觉得,朕不收民赋民税,反将商税税率定的太高,所以商贾负担太重?”

几个出身商贾之家的生员们没有回答,但是朱皇帝的心里清楚,这些生员的沉默,也同样是一种回答。

朱皇帝冷冷的瞥了一众出身商贾之家的生员们一眼,嘲讽道:“你们怀念当初太祖高皇帝定下三十税一的税率,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当初太祖高皇帝立国之时是什么情况?太祖高皇帝为何要定下三十税一的税率?又为何要定下四民之制?扬州十八户之事,你们真就一点儿都不知道?”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