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云顶读书!
其实天启三十年的南海,文明是极其兴盛的,毕竟当年流放的万士绅、举子都是所谓的“读书种子”,正是靠着那些流放的士人,南海建立数以千计的学堂,其文风之盛甚至远胜于江南。
可即便是如此,对于许多人来说,去云顶读书仍然是人生的捷径,云顶大学堂,在南海几乎是等同于国子监的存在。
当然了,云顶大学绝对不同于国子监,他不仅是南海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其成立标志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程科、商科以及航海科八个分科大学,作为一所现代意义的综合大学,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这所大学已经初具规模。
当然了,对于南海,以至于大明来说,这所综合大学在于每年培养出来的千名大学生,正是这些大学生的存在,为南海以及大明的工业革命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尽管蒸汽机,还没有得到应用,但是在云顶大学,已经有了蒸汽机的雏形,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工程机械专业的学生,接触到他,在惊讶于蒸汽机的无穷潜力的同时,他们的心里同样也埋下了与其有关的萌芽。
没有任何人怀疑,在未来无论是在工厂的车间,还是在某位发明家的试验室里,实用的蒸汽机终将会被发明,而随着与之相关的“子系统”一再的被发明,这一天,总归会到来的。
不是今天,就是明天。
谁知道呢?
作为一名工科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施奕文把太多的新技术带到了这个世界,从“简陋”的石墨坩埚炼钢,到纺织机,从天启三十年起,他更多的是提供一个思绪,让云顶大学的师生们去研究。
工业革命会在什么时候爆发?
即便是施奕文也不清楚。
天启三十八年,西元1658年。
也就是在施奕文年过五十的时候,南海宣慰司的汉人已经突破了六百万!这还不包括归化汉民,要是包括朝廷所辖的靖南(暹罗)、昭远(真腊)、平南(缅甸)以及吕宋,南海的汉民数量人口已经突破八百万,归化汉民突破五百万,从人口来说,除了平南之外,在各地汉民的人口都已经超过土著人口。
在南海各地,大明官话已经成为了日常通用语言,会不会说官话,已经成为了区别汉与蛮夷的基本标准,无论是曾经的暹罗人也好,高棉人也罢,马来人、爪哇人他们无不是纷纷选择归化,拒不归化者只能沦为奴隶,而作为奴隶的他们,同样也在迅速的汉化。
非但这里如此,甚至就连同印度东南沿海地区,那些南海租借或占领的据点附近的印度人,也呈现出了汉化的趋势,相比于南海,那里的人种迥然不同于明人,不过,即便是如此,也不妨碍他们汉化的趋势,改说官话用汉姓的人不在少数,全都拜佛祖、说汉话、用筷子。
当然了,在那些地区真正的明人并不多,但却有不少混血汉人,他们都是汉人与本土高种姓通婚后生下来的,尽管他们的相貌都带着一些天竺风格。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是汉人。
而在莫卧尔王朝南下扩张的道路,东南沿海的城邦,则成为了莫卧尔帝国最大的障碍,为了抵挡莫卧尔帝国的南下,南方的印度土邦纷纷选择与施奕文联姻——把女儿嫁给他的儿子,以籍此得到大明的支持,更准确的来说,是南海宣慰司的支持,对于这些天竺土邦来说,他们非常清楚,应该向谁求救。
对于施奕文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个意外的收获,尽管意外,但却也让他获得了插南印度的机会。南印度诸邦……那里也曾大明册封过华夏故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