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乔芸低头看了下诗词。
[《煮元宵》]
[瑶台阿母尽相邀,]
[灯笼谜破喜眉梢。]
[正月十五与天乐,]
[人间户户上元宵。]
还可以吧。
宋乔芸面颊上一直保持着恬淡的笑容,然后落笔打分,举起牌子——3分。
每一位评委最高可打5分,总计20位评委,理论上作品满分是100分。
这时柳落落也举起了牌子——4分。
……
主持人:“《煮元宵》,75分。……下面请大家为《百年华诞逢元宵》一诗打分!”
宋乔芸举牌:4分。
柳落落举牌:4分。
周鹤年举牌:5分。
……
分数依次打出。
作品水平参差不齐,就算入围的这30首里,大部分作品其实水平平庸。
别说文娱水平低下的这个时空了,就算在文娱鼎盛的前世来说,一场重大诗会的入围作品中,真的能让民众拍手叫好的恐怕一篇都没有!
诗词类作品,其实并没有那么多让人惊艳的作品存世的。
近现代白话文创作出现后,100余年的时间,能让我们拍案称奇的经典诗歌可能100首都不到。
《致橡树》经典吧,但又有几首《致橡树》呢?
“下面这一首,是蒋慧芳先生的《上元节偶感》!”
主持人话音落,20位评委窃窃私语。
“哟,蒋老师竟然也参加了啊?”
“这个倒是意外的惊喜啊!”
“太久没拜读她老人家的新作了。”
“王总编,蒋先生参加了这次活动竟然没跟我们说,你还给我们准备了一场意外的惊喜啊?”
……
王总编笑笑:“惊不惊喜,大家请看!”
工作人员将诗作分发下去,有几个评委是起身来接诗稿的,态度恭敬了很多。
这20位评委连坐姿此时都不一样了,之前慵懒随意,现在纷纷坐直了身子,屏气敛神,认真地阅读起来。
[《上元节偶感》]
[爱上元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画舫,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能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最怕灯暗光消,人静荒凉。]
[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众人纷纷点头。
“哇,还得是前辈啊!”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啊!”
“果然还得是名家,出手就是王炸。”
有评委站起来,指着诗稿道:“这绝对的经典啊,华夏文学上,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啊。”
……
“诸位评委,请打分。”
宋乔芸举牌:5分。
柳落落举牌:5分。
周鹤年举牌:5分。
……
20位评委,全部满分!
工作人员激动地道:“今晚唯一的满分作品出现了,《上元节偶感》!”
众人掌声起。
柳落落问道:“还有了么?”
王总编摇摇头:“没了,入围的就这些,辛苦各位老师了。”
工作人员:“请各位老师到休息室稍作歇息,我们统计成绩后,将进行最终的定奖环节。”
众人刚刚起身,这时就听会议室门口,响起了一声娇嫩的声音。
“请等一下,还有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