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6章 三回九转是一式(2 / 2)王清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为难不住这些地头蛇,稍一打听,就从房东这里知道了这里住的是王洪夫妻,不由的啧舌。

这么多日本人跑来剌杀,结果反倒死了一地,除了佩服,也没别的可以形容了。

这事往上一报,上面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他们拿日本人没办法,拿王洪也没办法。要知道王洪大小也是个南京挂号的名人,只好把这个事情搪塞着往后拖。

可没多久,被关起来的两个日本小间谍就消失不见了。毕竟是日本人专门培养出来的间谍,就算为了防止泄密,也不得不搭救出来。这三死一重伤的事,也不知怎么了,慢慢就没了音信,有消息灵通的警察说,日本领事馆的人拜访了警察局长。

自从民国政府设在南京,北平就开始没落了,空房子也多,王洪换了条街道,重新找了一处房子。

把赵婧之安置好了,他也带上一把小手枪防身,这才又回到孙先生处继续学拳。

孙先生听说事件的经过,苦笑着说:“庞大的中国,连潜心修武的地方都没有了”。

于是加快了教王洪的进度。

三体式没放松,又开始学起三拳三剑,王洪这才发现,有体系的拳学,拾阶而上,步步升莲。

不管后世之人怎么形容孙禄堂,否认不了一个事实,他出书最早,内容的提炼与总结上,让全武术界的人服气。

也由不得武术界的人不服气,在那百分之的识字率的晚清民初,三大拳的出山代表人,杨无敌杨露禅、董公公董海川、半步崩拳打天下郭云深,全没留下过亲笔文书。武术圈的不知道多少人,是从拳谱开始识字的。完全不是后世人所想,谁能写就能写的。

在此之前的武术书籍,公开发行的极为罕见,有历可考是1911年,才出现了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武术书籍。而孙禄堂的形意拳学1915年出版时则是最早全部使用本人拳照的武术书籍。

这在当时是极为不可理解的事情,在其后几年出版的一本武术书里,只放了几张照片,作者就说“不惜精神”。因为当时社会上流传着,拍照多了,能把人的魂摄进去。何况拍照也非常昂贵,一张照片两块大洋,好坏还皆由摄影师决定,出本书也得下大血本。

以至于书一出版,总有人跑来问他,你的精气神没被照片吸走啊?有人甚至还跟他试下手,这才服气。

孙禄堂从写书的过程中,一遍遍的筛选提炼,最终把自己的理论方面提高了起来,总结出一个体系。

他从晚清走过来,所学和所理解的,全是旧体的学说,一般人看不明白,可是清末的老文人,就都跑过来要涨涨见识。结果是清末的文武状元和不少知名学者都跟着他学习拳术。

他的名声,也是在这时才真正全国闻名。

这年代,武人想在主流社会中出名很不容易,得先在文人中得到认可。在孙禄堂之前,只有一个人,做到了身为武人而全国闻名,那就是大刀王五,借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天下文人间传扬。老霍霍元甲,还只是闻名于津沪一带。

就象王洪学拳时,苦着脸问道:“老师,有些描述,我听不明白”。

孙先生无奈的说:“我用儒释道三家解释,都费尽口舌。为了明白你们青年人说的科学,我去清华大学听了不少课,可放在身体上,还是无法解释。三回九转是一式,功到深处自然知,到时你再拿来互证吧”。

三回九转是一式,是孙禄堂比较推崇的一种阶第层次,也是他师爷郭云深先生的说法。

郭云深先生留下拳谱这事儿,存疑。拳意述真一书里,把很多形意拳的前辈们说的讲的总结了出来,可比较让人无语的是,这些前辈中能熟背拳谱的人不少,可能提笔写篇文章的人,不多,象郭老先生的文化水平就没那么高。很可能是郭老先生的一些话,被孙禄堂总结了出来。象单刀李存义老先生、大神薛颠的书都是由别人执笔,他们在一旁口述的。

三回九转是一式。

三回者,明劲、暗劲、化劲。如同练丹之火候。

九转者,本是道家内丹术的术语,引用到了拳学上。指的是,明劲之刚,暗劲之柔,刚柔悉化,直致中和,进入学术之大道。

三回与九转,落到一个式子上,就是三体式拳术规则。也就是说不管是练明劲、暗劲、化劲,招式同为一式,别无他样,只是在劲路上有所不同。

每章一句:形意拳的发展史,最早只遵行**二字,拳不过五行六象五行拳和十二形的一半,简而精干,所以河北形意郭云深到李存义、孙禄堂、尚云祥这个年龄段的形意弟子,都是一方高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