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陇西李氏(1 / 2)醉花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来大唐后的第一个年节,李白是在公主府度过的。

古代的年节,气氛还是很浓的,尤其是在大唐的国都长安城。

既然是盛唐,自然有盛世气象。腊月二十三,长安城里的家家户户,就开始忙忙碌碌的扫屋、除尘、贴窗户纸。

腊月二十四祭灶神,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小门小户,家家蒸糯米饭,备香、烛、瓜果、点心,对着请回来的一张灶王爷,毕恭毕敬叩拜祷告。

从腊月二十五开始,满长安城都是开始预备各色年货的人,这一点连皇宫大内都不例外,一直延续到岁尾。

腊月二十九,各家都蒸包子、馒头、花馍馍,煮制腊肉,以备春节期间一二十日之需,街巷里随处都是佳肴的香味。

于是,年的味道飘散开来,渐渐的越来越浓。

大年三十,人们开始互相拜祝,称为“辞旧岁”,并在大门上贴桃符,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既起到了辟邪的作用,看上去又很是喜庆。

在这种无处不洋溢着节日气氛的日子里,李白还真有点想念家人了。

不自觉的就吟出了隔壁老王的经典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他的这一丝惆怅,华丽丽的惹来了玉真公主的一番惊叹外加数落。

惊叹自然是觉得这句诗精辟,至于数落嘛!当然是嫌他老是将自己当外人!

玉真公主应该是将他当成夫君了,而他似乎还是将玉真公主定位在**的角色上,故而,才会有如此浓烈的惆怅之情。

这正是,玉真公主因不满而数落他的原因。

晴儿是个兰心蕙质的姑娘,见公主殿下不悦,立即提议,重新作一首应景的诗,来烘托一下年节气氛。

李白尚在惆怅之中,情绪还未调整过来,哪里写得出喜庆的诗文?

脑中灵光一闪,王安石的那首《元日》,不正是此时最真实的写照吗?

还写个毛啊!浪费那么多脑细胞干嘛!拿来主义多省事!

于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成李白的了!

王介甫若是知道,自己的诗竟然被诗仙李白剽窃了,不知是该懊恼呢?还是该荣幸?

此诗可以说是,年节诗中,经典中的经典。

自然少不了,又是令众人一番赞叹。

正月很快就在喜庆的氛围里流逝了,长长的休沐假期结束之后,李白就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宗正寺卿李道宗已经核实清楚,李客系陇西李氏一脉,出自于高祖李渊十二子李元婴一支。

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李客曾流落西域碎叶城,具体的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已经无法找到。

这货!还真滑头,这是个什么调查结果?

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

是与不是,全在李隆基一念之间!

太极推手啊!

其实这也不怪他!像他们这样考证族籍的多了去了!

从古至今,多少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而乱认名人当祖宗的人,不都是这样操作的吗?

这才哪到哪?

再说了,年代那么久远了,你让他怎么考证,总不能将长眠于地下的那些哥们叫起来一个个问吧?

老李家族谱上还写着老祖宗是李耳,也就是老子,太上老君,至于真假,还不就那么回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