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当地的特色小吃毛血旺,是磁器口名特三绝之一,将毛肚、血片、鳝鱼、鸭血旺一起煮。
民间有“到磁器口不吃毛血旺,等于没到磁器口”的说法,据说只有在磁器口,才能吃到地道的毛血旺。
每个名菜品,都会有传奇,毛血旺当然是穷人家发明。
相传,很多年以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小摊贩张氏胖嫂,在杂碎汤里直接放入鲜生猪血旺,觉得越煮越嫩,味道更鲜。因这道菜是将生血旺现烫现吃,遂取名毛血旺。
据说,最早毛血旺是船工们的最爱,因为没钱,吃不起肉,只好吃这种杂碎。
由于毛血旺麻辣鲜香,四味俱全,汤汁红亮,味浓独特,真的很好吃,慢慢的就流行开来,成了社会各阶层脍炙人口的巴蜀名菜。
在古镇有一种叫做千张皮的美食,制作非常讲究。
先选上好的黄豆,再取深水井的水浸泡,在石磨上细磨成豆浆之后,再用细白布滤出浆汁;然后滚水下锅,文火熬煮,不用胆水。
浆汁烧老,用细麻布铺一层,滤一层,榨上一天后,再一张一张的揭下来,千张由此而成。
又有软烩千张,是将千张切为二分宽、寸长韭菜叶般的细丝,加上纯碱将千张丝烧开,捞在瓦罐内,用清水浸泡,去碱至发白备用。
用化猪油炒,加肉汤烧开,加酱油、味精,加入肉丝,下锅烩炒后,下韭黄炒转,再下五钱化油,起锅置于盘中,撒花椒面,即成。
此菜入盘,一青二白,动筷柔韧不碎,进嘴细腻爽口,深受食客欢迎。
软烩千张,成了磁器口古镇的一块招牌,享誉整个蜀地。这里的千张,豆香萦绕舌尖,滋味绵长,犹如古镇的故事一般,诉说不尽。
蜀地的很多客栈中,有这么一句话“烧酒一壶盐花生”,这个花生指的就是椒盐花生。
首先,选用上好的红皮花生,又称冬花生、小花生、小河花生,籽皮鲜红,小而饱满,籽碎化渣,一般一枚有三四粒籽,多产于嘉陵江上游的遂宁一带,而磁器口过去也有栽种。
用盐水浸泡花生,入味后,取出晒干,再用河沙炒好,即食,是下酒饮茶的好东西。
另外,蜀地天气潮湿,人们喜吃花椒,也有人用花椒、盐巴和酱油来煮花生,风干即食,也叫椒盐花生。
磁器口麻花,指的是蜀地磁器口古镇所产的麻花,有八个品种:甜、椒盐、麻辣、蜂蜜、海苔、五香、葱油。
甜味,香甜可口,入口即化,老少皆宜;椒盐麻花,口味纯正,酥脆化渣;麻辣麻花,集甜、麻、辣于一体,令人回味无穷;蜂蜜麻花,口味纯正,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
这里的麻花,因其选料上乘,采用全手工制作,具有香、酥、脆、爽、久放不绵软等特点,男女老少都爱吃,有人形容说““嚼着惊动十里人”。
正缘于此,在清朝末年间,古镇陈麻花就已在巴渝大地流传开来。
磁器口古镇的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将其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
然后,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口感香甜。
而磁器口古镇的老火锅底料,采用纯牛油、辣椒、大红袍花椒、九叶青花椒、白芷、白扣、草果、陈皮、丁香、甘草、茴香、肉桂、三奈、沙参、砂仁、山楂等二十余种纯天然香辛料,经纯手工熬制而成,具有麻、辣、鲜、香等特点。
男女老少都爱吃,经常有各地游客说是“闻香而来”。
老火锅底料分为微辣和中辣两种口味,如果烫火锅添加红牛油后,香味更加纯正。
古镇的老火锅底料,除了可以用于烫火锅之外,各地游客还开发出烧鸡公、水煮鱼、水煮肉片、麻辣香锅、麻辣海鲜、麻辣小龙虾等十来种新鲜吃法。
据说,磁器口古镇的老火锅底料,从清朝末年间就在古镇码头边开始流传。
不但杜甫和李白是吃货,就连元芳也买了一大麻包袋零食,留着在路上吃。
这世间纷纷扰扰,或许你我都是彼此生命中的匆匆过客。
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