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看上去就显得非常的笨重粗犷的井干式,中国传统古建筑最为常见的梁架结构,归根结底还是抬梁式以及穿斗式。而想要让完全没有进行过专业学习的人能够弄清楚这两种结构的不同,那么,园冶就不能够从一座房屋所拥有的正面去进行讲解,反而需要从一座房屋所拥有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去进行讲解。
先撇开只有一个最高点的攒尖顶不谈,中国古建筑的房顶,最为简单的就是拥有前面一个坡面以及后面一个坡面的这一种。一前一后两个面相交在房屋的最高点,看上去类似于一个“人”字,而假如在这样的屋顶下面立上柱子,那么“人”字就会变成“介”字。
“介”字一左一右的这两根柱子,假如从房屋的正面看过去,那么刚好是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并且这条直线平行于房屋所拥有的中轴线的。而从这个文字的形状其实就可以看得出来,一左一右的这两根柱子,并没有办法直接撑住房屋的最高点。
前面已经很多次提到了,除开卷棚顶以外,但凡存在位于前方的坡面和后方的坡面交接在一起,那么它们就会在房顶的最高点拥有一条屋脊。这样一条四平八稳的屋脊,是能够让武侠当中的大侠站在上面一决雌雄,来个什么决战紫禁之巅,打一场全程人民都能够看得到的架的。
于是,这个时候就出问题了,“介”字和“个”字不一样,前者一左一右的两根柱子并没有直接支撑住房屋的最高点,而后者在这个问题上做到了。想要不改变前者所拥有的两根柱子的位置,但是又必须得保证房顶所拥有的正脊,不会因为没有柱子的支撑而直接就垮塌下来,那么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答案就是抬梁。
先找一根横向的木料,将一左一右两根柱子的最顶端连接在一起,随后再测量这根横木的长度,直接将这一根木料四等份。接下来,需要找两根笔梅花桩还要更加矮小的木柱子,并且把这两根木柱子,放在将横向木料四等分的三个点的两侧点位上。
也就是说,“介”字最左边的柱子走过两根柱子直接四分之一的距离,然后在两根柱子之间的那根横木上,放上如同木头桩子一般的短柱子。然后,继续向着右边走过这根横木的二分之一距离,再把事先准备好的另外一根短柱子放上横木,这样一来,摆放到横木上的第二根短柱子,它距离“介”字最右边的那根柱子,自然也就只等于横木的四分之一距离了。
至于摆放上去的这两根小小的柱子到底应该拥有多大的高度,拿三角函数一算便知。“人”字屋顶与水平面所拥有的两个锐角夹角,是拥有固定角度的。这个角度的大小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潮湿多余的地方为了能够让降水尽快从屋顶上下来,不至于一直朝着屋顶内部渗透,进而使得房屋内部潮湿,因此,这样的地区所拥有的房屋的坡度,一般而言都要比较大。而对于那些降水并不充沛的地区,弄出坡度这么大的屋顶就没有那个必要了。要是更加极端一点,一年到头也不见下雨,那么其实就算不安装屋顶,问题也不大。…
屋顶应该拥有怎样的坡度已经知道了,两根小小的柱子分别距离最为靠近它们的那一根高大的柱子的长度,也已经被测量出来了,这个时候,只需要用三角函数一计算,那么,怎么才能够让原本已经测量出来的四分之一横木距离,以及小柱子所拥有的高度,再加上分别与他们两者接触的屋顶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就是很快能够计算出答案的问题了。
放上去的两根小柱子在没有移动位于下方的两根大柱子的情况下,就直接和斜坡状的屋顶拥有了接触点,这样一来,“人”字形的屋顶,自然能够维持住自己所需要拥有的坡度。接下来,在放上去的这两根小柱子的顶端再加上一根横木,使它平行于下方已经放上去的第一根横木,位于上方的那根木头就算是被两根小小的柱子给抬起来了。
在大柱子的顶端放上横木,随后通过计算找准位置,再在找准的位置上面放上小柱子,小柱子上面再放上新的横木,这种可以反复多道的工序,可以一层一层地将房梁的架设位置抬高。
考虑到屋顶的正脊需要拥有支撑,因此正脊下方只需要类似于“个”字加一个小柱子,柱子的下面是横木,木头的下面又是柱子,周子的下面又是横木,如此反复多道工序之后,屋顶的重量就能够非常结实地落在“介”字原本所拥有的最为基础的柱子上。
这样一来,哪怕根本就不需要去挪动最开始的那两根柱子,屋顶也能够拥有非常稳固的结构,坡度固定,承重合理,轻轻松松就能够让这样的房屋屹立几十上百年。
“放柱子、搭木头、再放柱子、再搭木头,你所说的这个操作流程我确实是听懂了。但是,这样未免也实在是太复杂了吧!一层又一层的算上去,还要搞些什么三角函数,干嘛非要这样呢?我们难道就不能够在一开始的时候挪动一下最为基础的那几根柱子吗?”
“当然可以呀!”果断表示不想使用这种结构也没问题,园冶道:“穿斗式,就完全能够 解决你所说的这个困扰。”
“个”字只拥有一根柱子,这根柱子虽然能够支撑住屋顶的最高点,但是却没有办法顾及到屋顶的两侧。“介”字能够顾及到屋顶的两侧,但是却没有办法支撑住屋顶的最高点。所以,这两个字所拥有的、立起柱子的方式,可以说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只要把这两个字重叠在一起,就可以让屋顶下方拥有三根柱子,这种操作能够让屋顶的合适位置拥有位置恰当的柱子。从房屋所拥有的正面看过去,几根柱子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这条直线刚好平行于房屋所拥有的中轴线,这样的几根柱子,高度是肯定不一样的。
柱子到底应该有多高,需要根据具备坡度的屋顶在这个位置上到底有多高来加以计算,由于柱子具备不同的高度,并且不同高度的柱子直接就把屋顶给非常稳固地支撑住了,于是,准备那些比梅花桩还有小一些的小柱子就没有必要了。毕竟,这些小柱子的高度,已经在大柱子测量需要拥有的不同高度的时候,被直接计算了进去。…
为了保证这几根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柱子不至于发生东倒西歪相互之间不平行的状况,地面上打孔固定,让它们埋入地下确实是必要的,而柱子的顶端当然也不能够放过。像“开”字,横向的木头能够非常有效地把柱子的顶端串联在一起。
只要确定了排列在一根直线上的几根柱子彼此之间应该相距多远,就完全能够借助横向摆放的木头确保这几根柱子不会东倒西歪,这种不需要进行很多次反复计算,随后一次又一次地架设横木的做法就叫做穿斗式。
“穿?抬梁式我姑且还能够理解为什么它要叫做这个名字,毕竟这种操作手法能够全是这个名字的含义,但是,穿斗?这个名字又应该怎么解释呢?”
“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够再继续从房屋的侧面进行观看,反而要重新回到房屋的正面。”
我们暂且把“介”字所拥有的、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柱子称之为一组,从房屋的正面来看,每一组柱子所共同组成的那条直线,全部都是平行于这座建筑物的中轴线的。
每一组柱子,虽然已经在平行于中轴线的方向上使用横向的木条连接在了一起,但是,这样的木条却是没有办法直接把瓦片架在上面的,因此,在拥有了平行于中轴线的木头之后,我们还必须得用上垂直于中轴线的木头。
从左到右矗立在地面上的一组又一组柱子,其实就如同在让“介”字排队。从左到右重叠在一起的这么多个“介”字,就如同队伍整齐、行走在一条小道上面的士兵。假如有敌人在这个时候开枪,用一颗子弹就把整只小队的战士全部都给射伤了,那么,这颗子弹其实就类似于垂直于房屋中轴线的横木。
也唯有在这个方向上同样搭起横木,彼此之间相互分散开来的一个又一个“介”字,才能够如同烤串儿一般,被一根竹签贯穿。
抬梁式的“介”字,烤串儿的竹签,是直接被架在了柱子顶端的,就好比房顶所拥有的正脊。同样的,穿斗式当然也会在这个角度上安装横向的木料。
由于前者是通过一层一层的方式抬上去的,所以不存在什么穿过之类的说法,但是后者不一样,后者的几根柱子所拥有的高度以及相对位置全部都是被确定下来的,需要装上去的“竹签”,并不能够干预柱子的高度以及相对位置之类的问题,因此,这就好比拿着一根线去穿早就已经确定了位置的针孔,因此,这种结构才会被称之为穿斗式。
前者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多个非常复杂的步骤以及绝对不能够出错的计算,但是,尽管这种施工手段很麻烦,预先先被确定了所在位置的最为基础的柱子,彼此之间却可以拉开非常大的距离。
只要保证了屋顶的受力结构,那么最为基础的柱子之间拉开的距离其实可以很宽,这样一来,房屋内部也就等于拥有了非常开阔的空间,不管是想要在房子里面摆上一张大床还是一张大桌子,这都不会有问题。
穿斗式的结构可就做不到上面这一点了。
由于在施工的过程当中省去了一层又一层向上搭建的这个复杂的步骤,与此同时也不需要那么高的计算量,但是,毕竟高度并不相同的这几根柱子是直接承担者屋顶的受力问题的,因此,这几根柱子之间的距离肯定需要拉近,否则房子的屋顶就肯定会出现变形或者垮塌,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在里面居住。
于是,因为最为基础的柱子之间的距离较近,房屋内部会因为这么多根柱子的存在而不具备开阔的空间也就可想而知了。使用这种结构的房子,但凡想要在室内摆点什么巨大的东西,都是根本做不到的。
因此,这两种结构其实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缺点,不同之处非常的明显,真的是但凡任何一个对梁架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的人跑到房屋的侧面去看一看,都能够直接看出自己面前的房屋到底是使用了哪一种结构。
“这两种互有长短的结构难道就不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