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7章:并州风云(十五)(1 / 2)烟雨行舟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景德元年秋,辽军南下的消息传到开封,边书告急,京师震动,宋廷君臣惊慌失措,部分主政大臣主张迁都以避风险,不少人主张南逃金陵或西逃四川。

寇准力排众议,坚持真宗皇帝亲征,寇准推举参知政事王钦若镇守天雄军,雍王赵元份留守汴京,朝中文武随军出征。

宋真宗亲自到澶州城,但不敢过河,寇准与高琼力促真宗渡河,命令卫士把皇帝车驾驶向澶州北城。

宋真宗到澶州北城时,北宋军民士气大振,宋真宗象征性地巡视后即回到南城行宫,寇准在北城负责指挥作战,直至迫使辽国停战求和。

寇准被贬雷州期间,传播中原文化,指导当地居民学习中州音,促进了当地人与中原的交流传授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开渠引水灌溉良田,促进经济发展。

寇准向群众解说天文地理,破除歪理邪说同时还修建真武堂,收徒习文学艺,使乡民的子孙也能读书,对雷州文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寇准在文学创作上也有较大成就,他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

寇准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其五律如之类,情思凄婉,很有贾岛诗的风味。

他的七言绝句意新语工,最有韵味,如“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等,情景交融,清丽深婉,都是值得玩索的佳作。

他不是词家,但偶有所作,也颇可读,寇准现存作品有7卷,3卷,传世诗作有近300首,共辑其词4首。

寇准年轻时曾写诗:“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没想到这首诗中的句子便“一语成谶”了。

因为最后寇准卒于被贬地,即至海岸只有十里远的雷州,家乡确实远离他山万重,路万里。

处士魏野与寇准交好,他作诗称赞寇准:“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无楼台相公”的美号就这样叫开了。

据说寇准初执掌相府的时候,生活还是很奢侈的,那么后来为什么会变成“无楼台相公”呢?

故事是这样的寇准平时喜欢听歌,酒余茶后经常叫一些歌女唱歌排忧解闷。

有一次,一个妙龄歌女来相府清唱,寇凖见她面目姣好,听她歌声圆润,一时兴起,就赏她一匹绫缎,想不到歌女还嫌赏赐少,一脸的不高兴。

当时寇准身边有一个出身寒门的侍妾,名叫蒨桃,她见到这个情形很气愤,事后就写了一首小诗: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荧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寇准读了蒨桃的诗,很是感动,默默想道:蒨桃诗说的对,这一匹一匹的绫缎,都来之不易,随心所欲挥霍是不应该的,就坚决改了,从此以后一直保持勤俭朴素的美德。

据说雷州人民护送寇准灵枢北上,至雷州一渡口时,突然狂风大作,骤雨滂沱,大家无法北上,只好停下来,为了防止棺木被雨水冲走,大家就在灵柩前插上枯竹。

第二天,等到雨过天晴的时候,护棺之竹竟然长出新芽,后人为了悼念这位贤相,遂把此渡命名为“寇竹渡”,至今地名尚存。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