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急之下,姜维也无可多做,立马调集人马,依旧还是留王骥把守大营,此番仅留五百甲士给王骥,姜维自提两千余人奔赴略阳。
准确地来说,从箕谷到略阳的路上是会途径汉水的,但此处汉水并不湍急,且河道较宽,水面平缓,水深也不足以重视,加之碎石垫路,是不足以构成巨大的通行压力的。
自午时出发,姜维赶赴略阳之时,也用去了半日之久,夕阳斜挂,上一次经过略阳,由于急着赶赴陈仓道,还来不及驻足观察此处,如今又到了这里,细细观察,发现这个地方虽然地势较低,但还是有诸多玄机藏在其间。
略阳城实际上并不完整,半向分布,一侧依着定军山,此区域几乎没有民居,也没有农田,药农倒是不少,在蒋琬改制之后,略阳也算作了军事要塞,城中百姓大多南迁了,仅剩维持市镇的功能的民户,略阳城之所以看起来不高,是因为出了北门就是一个缓坡,绵延向远方。
反斜地势,使其的军事意义可大可小,若是往重了看,此地完全可以算作是像阳平关一样的关隘,衔接两地,而略阳的确是衔接了武都和阴平二地,但从小了看,就地理意义而言,略阳以北的道口,下辩都可以成为其很好的替代品,甚至可以构建出更为深厚的防御纵深。
只是如今魏军打进来了,略阳自然成了重中之重。
略阳城算不上大,至少城墙很宽,又恰好处于祁山道的拐角处,其后便是海拔略高于此的沥水,沥水乃是一条河,连接略阳和侧后方的阳安关,而依照蒋琬令,吴懿驻扎在阳安关,一方面可以走水路给略阳提供粮草,一方面也适合行军。
姜维细细考量着略阳的环境,发现这个地方并不适合修筑深壕,敌人居高临下,你再修筑深壕,岂不是等着人家把箭矢射进你坑里吗....打这种有地势差距的防守战,姜维还是第一次。
只能先行吩咐下去,首先就是各处查漏补缺,城墙有没有缺漏,城中大营是否齐整,除此之外,为了保证王平军的休整,姜维下令于城西再修筑几座大寨,以供两万军士使用,城门处需要大型圆木,同时还需要抵门所用之重物。
粮草问题只能依靠定军山,这是姜维所不能顾及的,好在略阳一半靠山,木材倒是不缺,又傍水,水源自然也无忧,从此点上看,略阳是具备久守的可能性的,只需要克服一点——伤亡。
地势低的最大缺点就是伤亡,魏军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乱箭射入城中,城楼对于魏军来说并不是阻力,而一旦魏军从建威之地调拨攻城战车,亦或是投石车前来,略阳几乎是躲无可躲的。
在此基础上,姜维只能于城楼之上,多备巨石,多插旗帜。
值此,略阳的准备工作还在进行中,姜维部众协同略阳守军于城中各个地段紧急动工,一时间整个略阳城中灯火通明,四处都闪烁着莹莹之火。
打造拒马,箭矢,以防魏军骑兵之骁勇。
除此之外,还需要设置陷阱,于附近山野布置岗哨,全方位地检测魏军动向。
随着布置的一步步展开,姜维更觉得蒋琬的布置十分合理,略阳城不大,不是像樊城那般可以据守的重地,容纳不了大量的汉军,倒不如把兵力分散,以制造更多的机动性。
而此战致胜的关键不在略阳的工事是否坚固,而在于两翼之军能否给魏军带了足够大的压力。
站立在城头,眺望北方,地势原因只能顺着斜坡看到四角的天空,而望不见道口的火光冲天,但姜维的脑海中自然也是演绎了那来自不远处的金戈铁马,刀光剑影。
于今夜之前撤回,依然是泡影。
姜维扶着城砖,双目迥然,于此陇西,汉军还任重道远,今日之局面,不禁让人心虚,即便是一个郭淮和一个费曜都如此棘手,日后北伐若是碰上司马懿当如何?
记得傅音曾经和自己的对话中强调了一点,兵出陇右,一次出兵至少有所战果,就算是占不了长安,也要拿下凉州作为根据,并且有久占下去的信心。
除此之外,便是等着世界格局之变,只是事情并不像傅音所预料的那样,魏军没有先行进攻东吴,依然是季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将军,刚刚得到探报,上将军已经撤回了道口,魏军气势凶猛,攻克虎贲寨之后挥师南进,一路拿下了下辩和我军几个大寨,如今魏军已经从两面包围了道口。”部将储云急步上前。
“撤回了道口就好....”姜维听罢,长舒一口气,只要如此,那魏军就不至于对王平造成大的打击。
“只是,上将军还是不易脱身,魏军粘性攻势,即便是弃寨而走,也难以全身而退。”储云道。
姜维点点头,应道:“我心里有数,你且下去吧。”
储云拱手离开。
既然撤至了道口,想要撤军自然是不能等到明天的,最好的时机那就是今夜了,但征战了一日,姜维估摸着王平部众也难以支撑其此时强行撤军,加上此时夜已过半,战斗仍然激烈,真正要撤,恐怕还得明日晚间,趁着夜色,退出大寨。
即便是如此,姜维仍需要提兵前去支援,于魏军进兵之路上设伏,如此才能彻底止住魏军对王平的追击,费曜和郭淮难得打出一个漂亮仗,没有什么穷寇勿追的道理,只有赶尽杀绝的豪迈,真要是不治一下他们,这一月下来两将估计能飘到天上去。
需要制造一个反击,哪怕是只造成了微弱的打击,也能为汉军制造士气上的提升,念此,姜维不禁瞥视了一眼周边正在抢修工事的士兵脸上,似乎黯淡无光,每个人机械地做着手头的工作,日复一日。
姜维轻轻叹了口气,喃喃道:“这样下去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