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秦锋还在刷着新闻,看看企鹅集团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但是很快,一条新闻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松鼠浏览器新闻推送:疑遭光粒打击?大夏航天局曾在三十年前,观测到一颗恒星爆炸,残骸诡异。】
【1987a是什么?】
SN1987A (SN是超新星Supernova的缩写,1987为发现年份,A代表这是当年发现的第一颗超新星)是位于大麦哲伦星系中的狼蛛星云中的超新星。
1987年2月23日,大夏航天局附属大学的一名天文学家,经过超高观测仪发现。
在离银河系最近的星系——“大麦哲伦云”中有一颗正在爆发的超新星。
超新星很少会出现,特别是在离地球较近的太空中更是罕见。
平均在一颗星系中,每300年才可能出现一颗超新星。
这次爆炸的超新星是时隔400年后首次在距离地球最近的地方发生的爆炸。
于是这颗编号为1987A的超新星立即引起了全世界天文学家的关注和重视,迅速成为历史被研究最深入的超新星。
恒星距离地球约16.8万光年,其爆炸时的亮度是太阳的一亿倍。
短短几个月,释放了相当于一亿个太阳一生释放的能量。
通过科学家观测,该恒星爆炸遗留的残骸,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形状,样子非常的诡异奇特。
人类至今从未观测过以“环”为单位构成的超新星残骸,一般来说超新星爆发后的物质应该从四面八方扩散,从而构成新的星云。
经过测试其释放的伽马射线进行观测,1987A内核爆炸过程中抛射的镍放射性物质的速度达到每秒4000公里,现有理论无法解释这些同位素为何会以这么高的速度喷射而出。
这颗超新星爆炸曾经肉眼可见,是近400年来已知最明亮的超新星。
爆炸的地点被确定到了一颗蓝色超巨星,它被称为Sanduleak -69o 202(简称为SK-69),质量估计为太阳的20倍左右。
【超新星爆发的过程?】
后续的光学,紫外和X射线观测,已经使得天文学家们拼凑出了这样一幅SK-69的演化场景:大约一千万年前,这颗恒星诞生于一片黑暗致密的尘埃气体云中。
大概一百万年前,这颗恒星内部气压变化突然失衡,大量恒星物质抛射而出,在周围形成了巨大的气体云。
在恒星爆炸之前,它的炽热表面吹出的高速星空在周围的寒冷气体云中推开了一个空洞。
来自于超新星的强烈紫外闪光照亮了空洞的边缘,形成了一个明亮圆环。
与此同时,超新星爆炸也产生了一个激波,在空洞中呼啸着向外推进。
黄色的激波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遭遇到外围致密气体向内侧突起的气体团块(白色)。
它们之间的碰撞将气体团块加热,释放出可见光和X射线辐射,激波后侧的气体和激波外围的气体温度都还不高,不足以发出X射线。
大夏天文研究所获得的X射线光谱,为此提供了证据,表明光学热斑和产生X射线的气体都是由于激波和气体的碰撞而产生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