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对于外界感知的双重处理逻辑之声余效应】
叠加的BUFF确实有效果,当初翟竖看到这些内容完全是懵逼的,而现在,效果怎么样先不说,至少他能看得下去了!
更让翟竖激动的是:他的大脑能动指数也重新有了变化!
12.2356899!
纵然只是一丝丝,但这也是他的大脑能动指数数据这数月来第一次有了动静!
这个动静对于翟竖的意义不可谓不重大——十八点的能动指数,完全版的系统,这动静代表的是希望!
【声余效应是人类大脑对外界感知双重处理逻辑的典型代表,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余场效应。
【据传,早在上古时期,人们就发现了声音影响情绪的现象。不过人类对此本质的研究直到近代才开始。
【现代科学(指三十世纪的科学)研究表明,外界感知对大脑行为影响具有二重性,声音也是如此。】
……
翟竖现在不仅看的下去,甚至意犹未尽起来。
具体的实现虽然还很难讲,但原理翟竖是完全理解了的:
外界感知的二重性,简单说,一重指的就是人的感知器官所产生的,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一系列的人体感知。
这些感知最终都是通过神经传导来完成并最终传输给大脑。
神经系统也是人类从十九世纪开始一直到二十六世纪都在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对感知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研究都已经相当深了。
但影响大脑行为的第二重特性,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还未曾注意到。或者说,注意到了,但根本没有能力去深究其中的机理。
直到二十九世纪,这其中的机理才被系统的提出来并开始广泛的研究。
与神经系统对应,在科学界,二重感知系统被称为“感知余场效应系统”。
感知源的末端簇是二重感知系统的特异性激发因子。
就拿“声余效应”来说,只要这种特异性因子存在,就能形成“声余效应场”,就能影响大脑行为。
这种效应理论上和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没有直接关系,是一种微观生物场效应。
场这个概念很早就被提出来,并不是新的东西。早在21世纪,物理学已经有了引力场,电磁场的概念,虽然其本质并没有被研究的很清楚。
在未来更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场,生物效应场就是其中之一。
其概念玄而又玄,拥有十二点大脑能动指数且叠加了双重BUFF的翟竖第二次学习完了之后,脑子里依然是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按照他现在的理解,这种效应场就是一种行为界限确定阈,大脑行为与效应场之间的交互非常类似超维微语言的一些东西。
语境界点与混沌网络的交互过程与之就非常相似。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本身的记忆与思考过程就是偏混沌进制的。”
翟竖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脑子没有任何概念,但此时,结合效应场,他已经对这句话以及包括亅语言在内的超维微语言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
“产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翟竖深入学习了好些时间,终于啃透了这个号称“有手就行”的小学生动手实践小工具的原理,也从原理上确认了这种辅助工具的安全性。
当然,清楚原理并不代表什么都完全掌握了,这是两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