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闺学(1 / 1)天生神力的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半个时辰里,崔知意小憩了一会儿,想起此事针对的时祖父,担心对祖父不利,便又写了一封书信,信中细细提醒祖父多关注最近身边的异动,自己身在闺学一切安全,不用挂心。晾干墨迹后,叠好放入钱袋中交由青梅转交给吴叔。

颠簸中,吴叔靠在门框边,轻声说:“小姐,闺学到了。”后跳下马车,掏出一点银钱,招呼车后的两个官差:“官爷辛苦了,这是我们小姐的一点敬意,请官爷不要嫌弃,此番多谢大人协助,请官爷返程后替我们在多谢大人的帮忙。”说罢,将银钱塞入官差手中,官差轻车熟路的假装不收,来回推脱了两遍就收下了,扬起马鞭,道“多谢小姐,那我们便走了,告辞。”

明理闺学,顾名思义就是让女性是非分明,知书达理的学习之地,处于繁华的余杭郡,闺学中的学习十分严格,三人一间的住宿条件,还不能带丫鬟伺候,必须自食其力。除了高昂的学费之外,还需要入学测试,测试内容五花八门,测试通过五门即可入学,崔知意当年不理解为什么非要她跑大老远来此处读书,七拼八凑了五门才入了学,毕竟考经典文学默写对自己来说太难了。入学之后,才知道原来这里的学业考试后,有机会参加科举,因为这里是本朝第一位女状元办的,初衷是为了女子能学习文化、改变人生。

吴叔和青梅放下行李后,崔知意便让他们尽快返程,毕竟祖父现在被盯上了,很是危险。崔知意目送他们离开后,提着行李来到了寝室博文斋,博文斋中已经来了两位同住好友,清源县人王晴欢,家族经商,自己不顾父母兄嫂反对,考入闺学。

漳浦郡人颜若屏,书香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文学经典,考入闺学是家中女儿的必经之路。

两人一看到崔知意,笑意盎然,颜若屏放下手中的小话本,“知意,这次你可来的比我们晚了不少,可是路遇少年郎,乐不思蜀了?”

“要是有少年郎就好了,此次是路上发生了点事情,耽搁了时辰。”崔知意边收拾行李,边摇头,这箭来的蹊跷,心里也怪得很。

“发生何事了,可是要紧?”王晴欢明显一转开始眉开眼笑,变得神色紧张。

毕竟是多年好友,自是十分的信任,崔知意招呼两人围坐一团,说出了今日种种奇怪之事。

“你说县令午后还是穿着官服?”王晴欢疑惑,“如果你进去的时候没有在办案,这官服也很是奇怪。”午后一般没有案情需要办理,县令此时应该身穿常服在自己的住宅中,如果能这么快出现在大堂,说明本就在府衙附近。

“我进去时,并没有看见除了官府的人。”崔知意思索片刻,答道。

一旁的颜若屏似乎突然想到什么,立刻凑过来,有条不紊地说着:“是不是在后堂见了其他人,只是你在大堂没瞧见。”

“极有可能,那能让县令穿着官服见的人定是……”崔知意话还在口中未说出,王晴欢灵光一闪,十分投入的一拍大腿,没留意到崔知意把腿压在她腿上,快一步脱口而出:“官位比他高的人,让他毕恭毕敬的人。”

崔知意吃痛的叫了一声,倒也没介意,这是王晴欢思考问题的常态,深吸一口气说:“那就合理解释了今天的官道人少,可能就是他们派人拦下的,才能准确的射到我的马车上,不过,那支箭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要射箭,箭的结构……”连着三问,另外两人也不明所以,随即又陷入沉思。

“粗糙的箭头,竹子做的箭杆,鸭毛做的箭羽。”崔喃喃自语

“会不会是用箭传递信息,需不需要猜字谜呀。”颜若屏作为饱读话本的书迷,按着小话本中的桥段,第一时间觉得肯定和文字有关系。

“应该不会,我们一家最怕的就是文字,这要是了解我们家给我们传信的用这方式,估计是巴不得我们一辈子猜不出来。”崔转念一想,“吴叔说这个箭制是北方军营里的,但是规格又有些不同,我从来没去过北方,而祖父之前在北方参军,我怀疑是借我的手给我祖父的,却又不直接交到我祖父手上,非要这样折腾,可能也是见不得人的意思。”

“一个比县令高级的大官,需要把箭送到你爷爷手上,但是又不能在大庭广众下直接给,要从你手上过,这样太奇怪了。”王晴欢准确抓出疑点,此事怪就怪在非要用这种奇特的方式来将箭交由崔老将军,令人费解。

“我已经画了个图稿交给吴叔带回去给祖父了,如果此箭非要交由祖父,或许因为祖父知道这支箭的来历吧”崔知意默默的想了一下,那又道“接下来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你的身手以一当十,我相信,他们都不是你对手。”颜若屏攥起拳头似前方有敌人一般挥了过去,双眼瞪得老大,眉头紧蹙,气鼓鼓的表情故作凶狠。

“万一来了十一个人,多的那个你们解决。”崔知意被颜若屏假装凶恶,实则可爱的举动逗笑。

“那你可以一敌一百。”王晴欢嘴角的笑意延伸到了眉眼,逗趣起崔知意。

崔知意别过脸去,嫌弃地说:“哼,你们靠不住。”

三人打趣之后,各自洗漱准备就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