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成人之美(1 / 2)洞箫吹月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几个教授过来坐了一会就走了,没有过多的打扰杨杰他们。

只是有这一幕的发生,让戚父戚母更加满意自己这个未来女婿了。

在普通百姓的眼里,大学教授都是些德高望重有身份的人,杨杰能让他们高看一眼那就是有真本事的。

看看杨杰接触的都是什么人啊,大学教授都主动过来探讨知识,就这一会还被邀请进入了华夏历史协会中,戴华夏两个字,一听名字就知道很厉害了。

不过是加入个协会,杨杰是没什么感觉的,反正他也就是挂个名,一般是不会参与其中的。就像他加入的诗词协会一样,就是多了个身份,屁事没有。也不能说一点用没有,能多认识人,当初他能找录音师林远帮他录制歌曲,就是李老帮的忙。

认识的人多好办事,这是有道理的,毕竟没有人能够全能。而且就算全能也不可能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

中午吃了顿饭,又休息了一个小时,下午杨杰他们又接着到宝石塔和**塔去转了转。

杨杰等人走到了宝石塔时又遇到了转到这里的肖潇陪着的大学教授一行人。

“咦,李教授郑教授王教授伊教授,还有肖潇你们也走到这了啊。”

既然认识看见了总要打声招呼的。

“小杰你们也到这了啊。”郑教授笑道:“碰见了咱们就一起走走吧。”

“行啊,正好几位教授都是博闻强记,也给小子说说这塔的风情故事。”杨杰笑道。

人家刚刚把自己介绍到了历史研究协会中,中午又交谈了一番,算是认识了,而且一起走走也能交深一点。

“呵呵,我们对这西湖的风景还是有些了解的,说说也可以,正好也不无聊。”李教授接过话道:“说起来这西湖中的两座塔,还是这宝石塔的事迹多一些。”

“宝石塔又名保俶塔,本来是吴越王钱俶从宋朝京城保全了平安回来后,还愿建的塔。意思是保的钱俶安全回家的意思。”

“之后因为百姓将俶看作叔的缘故,又有了一些传说轶事。其中有一个就是说:有一小叔在行房事时,突然一声惨叫,紧接又听见小叔媳在哭,住在对屋的嫂嫂知道情况不妙,随既拿了切鞋底用的锥子,冲进房内,对准小叔的屁股刺去,小叔子猛一惊,一缩身翻下床来......小叔得救了。

原来,嫂嫂的丈夫也是在行房事时发生“一马跑空”而死的,所以,她当听到小叔的惨叫,小叔媳妇的哭声,才作出这样的举动——急救小叔。

在封建社会,这种事是很难起齿和不能被人看到的。后来,嫂嫂自觉无颜面见人就自尽了。小叔子夫妇为了报答嫂嫂救命之恩,特修筑此塔纪念。故叫“保叔塔”。”

众人一边看着宝石塔的风景,一边听着教授们说着传说。

此时李教授说完一个塔的来由,师范大学的王教授指着旁边石碑上的两首诗笑道:“还有一个也是嫂嫂保佑小叔的事迹,相传古时有兄弟两人,在弟弟小时父母就不幸亡故了。哥哥和嫂嫂就肩负起了养家的担子,抚养了弟弟长大。后来官府征兵,强行将在田中耕作的兄长带走服役了,后来在服役期间见到了自家的正在外地做生意的弟弟。弟弟看兄长服役辛苦,身体也不好,就将自身的银子给兄长带上回家,用自己代替兄长服役。”

“兄长拖着病体回到家中,妻子相见悲喜交集。宋嫂听了丈夫悲伤诉说的兄弟相见过程,感兄弟之情深似海,念兄弟之德比山高。次日起,宋嫂天天上宝石山的大石佛院烧香拜佛,祈小叔在战场上天天平安,身体健康。并立志在宝石山上修一座长生塔,保佑小叔子早日平安顺利返故里。乡亲们感于宋嫂的善良和平日里慈善济贫,纷纷出工出力出料,不久塔建成。乡亲们称之为“保叔塔”,即现在的保俶塔。”

“不过之后有个新任杭州知府游西湖来到保叔塔前,听说这座塔是宋嫂为保佑小叔造的长生塔,心存疑惑。不作任何调查研究的这位知府武断地认为叔嫂必有私情,便在塔身上写了这一首讽刺诗。”

杨杰听了往石碑上看去,只见上面写道:为何保叔不保夫,叔何亲密夫何疏。纵然掬尽钱江水,难洗娇娘一生污。

不过旁边还有一首反驳用的诗:叔叔出征代奴夫,为报深恩造浮屠。奴心明似西湖水,州官何须费猜度。

杨杰笑道:“不用说旁边这首就是乡亲们不忿那知府的污蔑所写的了。”

“不错,这塔是他们亲手建成的,自然清楚是怎么回事,为保自身清名,就请了人提了这首诗以作反驳。之后弟弟拖着虚弱的身体回来,并且娶妻生子,兄弟两家人合开了一家餐馆,其中那道宋嫂为了给叔叔平安回来接风时做的鱼羹,就成为了餐馆的招牌菜,一直传承到了现在,味道不错。”王教授介绍道。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