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粮到了,感觉很多人突然间变得精神抖擞,不再想之前那样死气沉沉的。
现在人们的眼里充满了光,充满了希望。
救济粮的到来就像一场及时雨,让很多断粮的人家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
让很多人不用背井离乡,离开自己世世代代生存的地方。
救济粮也安抚了好多百姓,让百姓可以相信朝廷。
村里大槐树下面的人越来越多,都等着发粮食。
等人了来得差不多了,村长就在上面说话了,总之就是救济粮到了,在这个时候朝廷也没有放弃我们等等。
后来到了人们最关心的每人可以发多少粮食的时候了,大家都静静的听着。
本次救济粮十五岁以上的男女可以发十五斤粮食,十五岁以下的可以发八斤粮食。
云安府离京城远,陶家村离府城远,到了陶家村每个人可以到手的粮食就只有这么多了,不仅仅是陶家村,云安府其他地方也都差不多,一层一层下来百姓分不到多少。
听到这个数据很多人都是觉得心凉的,一个人只发那么一点点粮食可以撑多久啊。
这点粮食哪怕加上草根一起煮也撑不了多久,如果吃完了这些粮食还没有下雨,人们的日子又要和现在差不多了。
那时候他们的日子可能比现在还遭,不过有救济粮总比没有救济粮好。
大家都准备好装粮食的袋子了,玉罕燕家有11个十五岁以上的成年人和七个十五岁以下的孩子,他们家可以分到二百二十一斤粮食。
见大家都排好了队,那些官差也开始发粮食了,要拿着户籍一户一户的对,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有的人家还是想钻空子,说孩子的年龄报错了,有的说孩子马上就到十五了,只差几天了,希望官爷可以看看恩等。
毕竟差几天差的粮食就是七斤,七斤粮食可有好多了。
不过那些官差可不管这些,就按户籍上的办,其他人想怎么样也没用。
在官差面前这些百姓也不敢怎么闹,毕竟他们还是很害怕官差的,从小到大很多人也没有都几乎没有和官差打过交道。
内心里对官差一直存在害怕的印象,都不敢惹官差。
玉罕燕分好粮食就让陶永先他们赶快把粮食抬回家去,玉罕燕也让陶林月趁着天色赶快回家去,他们那边差不多也要发救济粮了。
陶林月也想早点回去,把这个消息带回去,他们村里现在可能还不知道救济粮已经来了的消息。
毕竟他们村比陶家村偏僻,交通也更加不方便,朝廷,官府的东西传到他们那里的时间要比陶家村这些地方慢一些。
陶林月回去了,玉罕燕这边让陶永先他们把粮食都放到他的房间里,粮食在她的房间里她毕竟安心。
放好粮食,玉罕燕就让他们去把她和陶永珍给他们留的笋干炖腊鸡和那点酸笋吃了。
他们之前还会感到奇怪,玉罕燕之前不是说好家里变成一天一顿吗?怎么今天吃两顿,而且吃的比平时好。
不过刚才他们在人群里看到了陶林月并且和她打过招呼就不感到意外了。
老太太的女儿回娘家,老太太肯定会招待一下的,以前每次她们回家都是杀鸡,买鱼,买肉,现在只是这样招待,这也是他们家最好的东西了。
老太太把这些东西煮了,还给他们留了这么多,已经很好了,毕竟老太太心里还是想着他们的,不至于让他们连口汤也喝不上。
家里的男人不敢说玉罕燕,那些儿媳孩子就更不敢说了,大家都静静的吃饭。
可能是饿久了,他们很快就把东西吃完了,毕竟现在一天才一顿,唯一的一顿吃的还比较早,八九点就吃了,而且吃的少大家到现在早就饿的不行了。
拿到救济粮好多人家也不敢放开吃,毕竟还是只有那么一点点,他们只是把粥煮的比以前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