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皇帝在心里,却是明白,这种浅白的文字,着实让他那日趋坚硬无情的心,好一阵柔软,体会到一个父亲的心情。
这个幼子,终究才十三岁多,还没有及冠,不算长大啊!
若不是皇后已逝,他不想顽劣而胆大的幼子在京城和势大的齐贵妃对上,暗中吃了亏,又岂会提前赐封亲王和封地,让这个单纯的儿子远离朝堂的危险?
黄真察颜观色,再度赔笑:“皇上,太子殿下毕竟才出孝期不到一个月。”
如果太子妃真的传出有孕的喜讯,那肯定是在孝期内同房了。
这消息一旦传出去,就是太子失德!
皇帝的笑容逐渐收敛,目光再往书案上那些堆得极高的奏折看了半晌,突然恼怒地一拂袖:“是啊,连鹰儿一个才十三岁的娃儿,都知道孝义,怎么朝堂之上那些大臣就不知道?还敢串连请求封后?哼!梓童过世才三年而已!”
太子无子?
他这个皇帝也是因为要练武固精,到了三十多岁的时候,才生了嫡长子,册为太子。现在太子不过二十三岁,无子又如何?
想起齐贵妃出身的勇毅侯府这几年的表现,皇帝的眼中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失望。
虽然是嫡女,却只是嫡次女,从小受到的教导还是略差了些,比她那因为才情过人而嫁给过世二哥的嫡长姐在胸怀和眼光上,都差了许多啊!
可惜,二哥英年早逝,否则,齐府这位眼光过人的嫡长姐现在就应该是皇后了,不至于因为要替二哥守寡,而退居义亲王府当太妃。
“陛下圣明!”黄真马上附合:“太子殿下一向孝顺而重礼仪,这也是我朝之福!”
犹豫了一下,黄真又道:“只是陛下,太子殿下最近的身体尚算不错,太医院那边是不是能少派些太医。老奴听说,最近,齐贵妃的身子也总说不太舒服,连传唤了好几位太医呢!”
皇帝微愣,很快,眼中多了一抹异色:“好几位?”
“是的!”黄真低着头:“给太子殿下看诊的那几位,都被贵妃娘娘传过。说来奇怪,娘娘的身体不见好,但这赏赐倒是每位太医都有。”
皇帝的眼中顿时精光大盛:“个个有赏啊?太医们都受了?”
黄真赔笑:“贵妃娘娘赏赐,谁敢不收啊。”
皇帝微微眯起双眼,寒光一闪而过。
黄真心中一凛,赶紧低头不敢再看。
过了数十息,他才又听皇帝低沉地问:“威国公府这几日里,有何表现?”
那语气中,隐约的一点冷意,却是让黄真心里一松,忙恭敬地汇报:“闭门谢客,不过暗中倒是派了几车财物随那位才回来的谢尊者去了龙城。”
一边说着,他一边又小心翼翼地抬起眼来看了看皇帝的脸色。
顿时,他看到皇帝眼中的厉色迅速收敛。
黄真心中再定。
皇帝这时便满意地微微点头:“他啊,武艺比不得当年的威国公,但脑子倒是还算聪明、冷静。”
别人不清楚,但皇帝却是知道,自家那位实力位列九品的堂叔,在谢尊者手下败了。
否则,堂叔也不会恼羞成怒地要求自己向威国公暗示,请谢尊者前去龙城照看刚刚就藩没半个月的鹰亲王。
谢家多了一位九品尊者,却没有嚣张跋扈,反而远离朝政,就不会引起自己的忌惮。
往远里说,龙城那等偏僻的边远地区,多一位九品尊者去保护嫡出的四儿子,皇帝老儿心里也踏实点。
太子,此生还能不能有子孙,真的是情况未明啊!
黄真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但听这口吻,便立刻讨好地道:“威国公当年也是理解陛下苦衷的,这么做,自是不欲为太子殿下招祸,毕竟太子殿下已经在朝堂之上,公开反对马上立后,却招来了诸多的攻谏。”
“这一个月,太子妃贤良,将宫内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比起娘娘在世时,差不了多少,奴婢觉得,宫务暂时不换人,也是可行的,凡事,就算是太子妃处理不了,这不还有太后娘娘嘛!”
皇帝似笑非笑地瞟他一眼:“太子妃这个月,给你送了多少好处?”
黄真忙骇得双膝跪地,额头重重地叩在坚硬的地板上:“陛下明鉴,太子妃确实是给奴才送了不少名贵药材,并无一分一毫的钱财啊”
皇帝鄙视地看他一眼,很快转为柔和:“慌什么?她初打理宫务,有什么事情,向你多多请教,也是正常。朕这一个月里,也未曾听到宫内有何大事发生,显然她是有能力的。”
说到这里,皇帝再负手,慢慢地走到御书桌前,懒懒地看一遍桌上的奏折,再道:“还是当初梓童的眼光好,力排众议,选了苏氏做扬儿的正妃。这内宫事务啊,如果不出意外,以后迟早也是要交到她的手上的,就继续让她管下去吧!”
当然,前提是,她能够在不久的将来,顺利诞下他的嫡长孙。
至于齐贵妃与其他的妃子,从法理上来说,不过是他的妾而已。
耀华国以武立国,但也极重嫡庶之分。普通臣民的家里,妾室再受宠,也不够资格打理内院。王公大臣们若是没了正室,又已老迈,一般都是将内务交给嫡长媳来打理的。
普通臣民如此,皇宫内院自然也应该如此,才能体现出皇后的威严和地位!
一国之母,自有一国之母的特权。
否则,那些妃子们何必削尖了脑袋想当皇后?
当然,如今皇后已过世三年,齐贵妃身为曾经的侯府嫡女,想更进一步封后,皇帝也能理解。
但是,该不该封后,应该由他这个皇帝来决定,而不是由侯府去串连其他的王公大臣们来催促
何况,现在,确实不是时候。
想到这里,皇帝又威严地看向黄真:“陆前有没有奏折送到?”
“陆供奉的奏折已到。”黄真赶紧指指御书桌上另一堆尚未处理的奏折:“就在第二个。”
皇帝看了他一眼:“怎么不直接给朕?”
说是这么说,皇帝还是迅速从那一堆的奏折里挑出了第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