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太后毕竟是他的母亲,刘辩只好起身见礼:“母后怎么来了?”
“董卓伏诛,本宫不再被软禁于长乐宫。”何太后说道:“本想四处走走,恰好到了此处,就来看看。”
“母后请坐。”刘辩躬身肃立,表现的还算恭敬。
看了一眼满屋子竹简,何太后问:“这些都是什么?”
“都是被董卓拦下的奏章。”刘辩回道:“朕在一篇篇查看。”
“那么多。”何太后掩嘴轻呼:“皇帝何时才能看完!”
“为了大汉社稷,朕不怕辛苦。”
刘辩回答的一本正经,孙辰却在一旁腹诽。
皇帝看都懒得看,只是让人在诵读。
不仅如此,他还威胁奏章一旦外泄,要把读的人舌头拔掉。
太后问起,皇帝竟说是忙着在看。
撒谎都不带眨巴眼睛的!
“皇帝毕竟是本宫身上掉下的肉。”何太后心疼的说:“倘若看不完,母后可以代劳一二。”
她吩咐跟来的宫女:“带一半奏章回去。”
宫女正要去搬奏章,被刘辩拦住:“母后不再听政,朝堂上的事,不用劳心。”
何太后先是柳眉微拧,随后又笑了:“皇帝年轻,没人帮你把持,怕会上了臣子的当。”
朝堂乱的时候,她一言不发。
这会却说需要有人把持朝政。
刘辩问她:“敢问母后,引董卓进入皇城的是谁?”
董卓入京,是何进为诛杀十常侍下的命令。
何太后脸色瞬间不好:“你舅父虽犯了些错,可他毕竟已经故去。”
“何进为什么引董卓入京?”刘辩又问。
“为了灭掉张让等人。”何太后说道:“他考虑确实不够周详,用人不当,皇帝也不至于揪着不放。”
“十常侍是谁重用?”刘辩提的问题,看似与她不在一条线上。
重用十常侍的,正是何太后。
被刘辩当面责问,她脸色更加难看:“皇帝就这么和母后说话?”
刘辩丝毫不让:“母后就这么醉心权势?”
曾经的刘辩非常懦弱,何太后听政,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皇帝不过是个傀儡。
如今的皇帝,浑身透着霸道,何太后也有些心虚。
她语气软了下来:“母后只是担心你太年幼,好些事情处置的不妥。”
“朕再年幼,不会任用十常侍。”刘辩回道:“也绝不会让外戚有机会专权朝政!”
他冷下脸:“母后管好后宫就可以,朝堂上的事情,还是不要问了。”
何太后来到北宫,目的就是向刘辩要权。
董卓已死,皇帝又是她的亲生儿子,再也没人能把她怎样!
让她没想到的是,如今的皇帝,根本不给她插手朝政的机会。
“皇帝有魄力,母后很是欣慰。”强要不成,她改变了策略:“为免朝堂再生事端,以后母后还是听政,也能给些见解。”
“母后的见解,就不必了。”刘辩当即回绝:“除非有太宣太后或窦太后的魄力。”
太宣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也是秦昭襄王的生母。
昭襄王在位前四十年,朝政都把持在她的手中。
斡旋六国、征伐义渠,太宣太后为大秦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窦太后则是汉文帝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