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有老师过来,太学生们纷纷让路行礼,几名博士并未打扰王羲之,而是站在后面品评起来。
“此子运笔流畅,笔意不断,其功底之雄厚,同辈之中恐怕无人能及。”
一名气质儒雅的博士,满眼赞赏之情,另一名其貌不扬的博士冷哼一声,不屑地看着他。
“汝确定只是同辈无敌?吾敢断言是整个大赵无敌吧。”
儒雅博士有些尴尬地咳了一下,“那个,与陛下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这种马屁自然没人敢反驳,但心里是否认同就不好说了。
刘曜自负少年成名,不仅精通四书五经熟读兵书,聪慧能文,且工草善隶。
成为皇帝之后,他最引以为豪的并不是自己的文治武功,反而是一笔雄健有力的好字。
也因此大赵学界十分重视书法,但凡书法出众者,很容易得到陛下的重用,成为仕途的进身之阶。
祖逍不禁对那个其貌不扬的博士多看了两眼,要知道魏晋时期最重外貌风度,而且已经到了变态的程度。
长相甚至已经成为选拔官员的一项重要指标,哪怕贵为皇子,如果相貌不佳的话,也很可能失去成为太子的资格。
如果一人长得有些丑陋,那么不管他的才华如何出众,也不可能进入官场。
此人生得方面大耳,眼细鼻塌,虽然算不上奇丑无比,但也和相貌堂堂差距甚远。
以他的容貌还能成为太学博士,可见其人在某项学识方面,应该相当出类拔萃。
王羲之一遍又一遍地临摹着,刚开始的字迹与碑文几乎一模一样,差不多可以以假乱真。
然而写着写着,就开始出现了变化,明明风格一致,但写出来的字却有了明显的差别。
大约这就是中国书法临摹的最高境界吧,神似而形不似,笔未到而意先行。
可看他这投入的架势,一时半会的也应该停不下来,呼延赞一回眼正好看到了祖逍,急忙开心地挥手打招呼。
看他这熟稔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与他是老友相逢。
不过这次祖逍却很主动地走了过去,一开口就先自我介绍。
“呼延君,真是幸会,吾乃卢逍,这位是外兄卫羲。”
方才那儒雅博士闻言,颇感兴趣地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年龄不大,五官还没完全张开,但却气度不凡,便知不是寻常人家的儿郎。
祖逍很有礼貌地向他们行礼,“见过两位博士。”
呼延赞适时地在一旁介绍,“卢君,这位是我们太学首席孟博士,这边是明经和博士。”
另外两名都是普通助教,一个姓袁,一个姓陆。
“久仰久仰,小子有幸得见几位博士,真是幸甚。”
祖逍虽然满面含笑,彬彬有礼,但却毫无惊喜谄媚之姿,倒让那位其貌不扬的和博士高看了一眼。
目光犀利地上下打量了一番,“二位可是从江东而来?”
王羲之与祖逍两人虽然说的是雅言,但却明显与北方的洛音有区别,时人称之为吴音,带着典型的金陵雅音特色。
面前两位都是博士,自然是瞒不过去,于是坦荡一笑。
“不瞒二位博士,我们兄弟确实是江东人氏,因为仰慕北地先贤之碑文,所以立志游历天下。”
闻言孟博士好奇地看了看仍然沉浸在书法之中的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