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时间还早。
众人并没有直接去大饭厅,而是直接去图书馆的大草坪。
图书馆前的大草坪,可以说是北大学生的日常活动聚集地了。
有点类似于学生社团活动广场。
这一次,苏亦再一次认识到文学77班这些才女的不凡。
上一次是集体活动,苏亦对文学社的成员都是走马观花,除了原本认识的方灵跟黎新叶,只认识她们社长李志虹。
黎新叶她们宿舍的另外三个姑娘都不认识。
这一次,李志虹分别对三女介绍。
开始介绍查英华,让苏亦意外的是,这姑娘不大,也才18岁,跟17岁的黎新叶一样,是中文系最小的两个女生。
而且,都是高中毕业就参加高考,黎新叶这姑娘更加过分,直接跳级参加高考,不然,她就是今年北大年纪最小的姑娘了。
因为年纪相仿,两人也就挨着一起叽叽喳喳的。相比较其他姑娘的经历,她俩最简单,啥都没有,没有丰富上山下乡的经历,入学之前,也没有作品,就是平平无奇小两只。
然而,这姑奶心气也挺高,刚刚入学,没几个月,就好几篇作品在杂志上发表了,也位列文学77班五大才女之一。
一下子,让叶子同学羡慕地不行。
慢慢聊着。
苏亦才想起来,为啥这姑娘的名字有点熟悉了。
他突然想起来,再过几十年以后,查英华就是《铿锵三人行》的常客了。
很难想象,此刻,有些腼腆害羞的姑娘,未来会是在节目上,跟窦文涛说,性*活太多不是享乐,而是劳模的女作家。
只能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要问对方有什么作品?
也是有的。
她出版的《八十年代探访录》,八十年代有声望的知识界名人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做访谈。对普通人了解这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有一定的参考性。
只能说,恢复高考以后考上北大的女子,就没一个简单的。
此外,就是黄佩嘉。
这姑娘是中文系77文学班五大才女之一,因为入学之前,在插队的时候,就她的作品时在国内知名的杂志发表了。
是77级文学班最为羡慕的存在,要搁后世,类似于带资进组。
早些年,高产似母猪,晚年,则专攻儿童文学,所以在大众面前,知名度并不高。
苏亦对于她的作品了解的并不多,知道这是个很有人生阅历的姑娘。
最后就是王晓萍了。
她的故事,稍微关注娱乐圈都知道。
前些年,因为一部宫斗剧跟原作者因为编剧署名问题,没少在社交平台上撕。
这姑娘也是77文学班五大才女之一。
李志虹介绍她的时候,还特意说,“小师兄,你可不要小看我们萍儿,在进入北大读书之前,曾在粮食局工作,已经有了自己的小说作品了。很厉害的。”
苏亦笑,“不小看,各位学姐都厉害,不敢小看。”
王晓萍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就是瞎写。因为当时工作困难,就喜欢看书。我们我在粮食局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检查,当时,开车进入粮库,先要在检斤班称车皮净重,装完粮食,再称总重量,去除车皮重量,便是粮食重量。王晓萍发现,有的取粮人会耍些小手腕,使用空车带西瓜进粮库,再将西瓜送给粮库工作人员。我就把自己在粮库的经历写成小说,没想到真的能在北京文艺发表了,实属侥幸。”
张新还没反应过来,“把西瓜送给别人有啥用啊?”
苏亦扶额,难不成他们考古专业的学生,数学都是体育老师教的?
叶子同学帮忙解释,“因为先称车子敬重,把西瓜带入里面,重量就增加了,出来的时候,把西瓜给工作人员,体重减轻了,还可以多拉粮食。粮食比西瓜贵多了,而且把西瓜给工作人员,也是变相贿赂,这样不好。所以,我很佩服萍儿姐,能把这些现象写在小说上,揭露这些腐败行为。”
张新恍然,“那会不会收到报复啊?”
黎新叶说,“萍儿姐都到北大读书了,谁敢打击报复啊?”
苏亦笑道,“叶子同学,懂得挺多的啊。”
黎新叶轻笑,“没有,没有,都是以前萍儿姐告诉我,我们上一次去中关村萍儿姐家中做客,发现萍儿姐看了好多书。”
苏亦有些意外,王晓萍住在中关园不成?北大二代?
王晓萍解释,“没有,我父母在中科院上班,家里住中科院家属院。”
那也是高知家庭了。
这样家庭出身的姑娘,要是没受到冲击,生活应该还可以,就算受到冲击,现在也算苦尽甘来了。
当然,王晓萍的故事,也不仅仅这些,这姑娘更加热衷于学生活动。
甚至,在北大团委没有恢复五四文学社之前,77级文学班就自发建立一个早晨文学,另有杂志《早晨》,纯文学刊物,非卖品。
早晨文学社分诗歌、小说、评论三个组,王晓萍是小说组的骨干,常进城跟“社会人士”交流文学。不少同学佩服王晓萍能拉到好稿子。
一帮中文系的姑娘,聊天的主题肯定是跟文学相关的东西。
聊着聊着,王晓萍就说,“前段时间,诗人北岛跟他的朋友创办了《今天》杂志,我想邀请他过来咱们文学社,做一个交流,不知道觉得怎么样了?”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苏亦都有些愣住了。
北岛在78年已经出名了吗?
苏亦忍不住问黎新叶,“北岛很出名吗?”
黎新叶小声说道,“小有名气,发表一些作品。听老师说,北岛是城建公司的一名工人,不过写诗很不错,主要是新诗。前两周吧,北岛和芒克、黄锐在黄锐家的小院里喝了点儿白酒,北岛提议要办个文学杂志,于是《今天》诞生了。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喜欢他。不过现在大家更加喜欢你了。”
“啥?”
这个转折,让苏亦猝不及防。
“因为你分享的《一棵开花的书》还有《石桥禅》更优美。”黎新叶笑着解释。
旁边的查英华也点头,“是的,到时候,让小师兄跟北岛交流,说不定会更加精彩呢。到时候,说不定小师兄还可以来一个即兴创作。”
苏亦连忙摆手,“不行,不行,我算哪门子诗人,那些诗歌啥的,都是别人写的,我就是搬运工。”
这个时候,方灵说,“小师兄,那《白蛇传》跟《青城山下白素贞》是怎么回事啊?这个故事跟歌曲也都是搬运别人的吗?这个故事,你之前可没讲给我们听呢。”
得,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就好像自己在历史系,黄莺歌她们说他偏心一样,在中文系这边,这姑娘也觉得他独宠历史系。
苏亦说,“《白蛇传》的故事,自古就有,我只是让它跟《千年等待》联动起来而已,《青城山下白素贞》是对岸的歌曲,我瞎唱。”
李志虹打趣,“小师兄,你的涉略范围很广啊,连对岸的东西都知道了。这话,可不能乱说。”
苏亦反应过来了,连忙改口,“好吧,我瞎说的,就是以前在老家听过的童谣,然后跟大家唱着玩的。你们也感兴趣的话,我可以给你们讲一讲白蛇传的故事。”
“好啊。”
黎新叶第一个鼓掌,难怪她一直推方灵,这丫头,小心思还挺多的呢。
于是,苏亦就再一次跟她们讲白蛇传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从白蛇的独白开始的!”
“我是蛇妖白素贞,五百年来我苦苦修炼,可是每每到紧要关头的时候,又几乎走火入魔了,眼看就要修成正果、得道飞仙,但每一次都不能突破,我心里有处空洞,是我缺了什么,为何每次将要突破,就三华全乱,周天动摇,我到底缺少了什么……”
“于是,小青不愿我终日陷入这种痛苦之中,她把那枚从来不允许我碰的那枚簪子,亲手交给了我,她说,这本来就是我的东西,让我紧紧得握住它,只要握住它,就什么都明白了。”
“当握紧手中的簪子时,回忆如潮水一般涌来……”
他讲完。
众人都愣住了。
“这是啥?”
“这是白蛇传的故事吗?”
“应该是吧,毕竟是有白素贞跟小青,就是有点不一样。”
“对啊,许仙啊。”
“小师兄,这是采用倒叙的方式,讲故事,你们不要打岔。”
这个时候,李志虹突然说道。
大家逐渐安静下来。
黎新叶望着苏亦,“还有呢?”
苏亦笑着说,“别急,慢慢来嘛。五百年前……”
“这也太快了吧,一下子回到五百年前了。”王讯赶快。
“闭嘴!”
众人怒目相对。
王讯噤声。
故事继续。
“时间倒回到了晚唐年间,自安史之乱以后,大唐藩镇割据,宦官当道,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人间无道,妖魔猖狂,当朝国师修炼邪功,国师下令全国捕蛇,通过吸取别的武功来提升自己的功力。”
“白蛇奉蛇妖女王之命夜里行刺国师,乔装潜入国师船队,用头上的簪子从后方刺杀国师,不幸遭到国师贴身侍卫阻拦,双方交手,我被打落水中失忆,被一个叫做阿宣的小伙子救起。”
“阿宣是谁啊?”
王讯又忍不住问。
王晓萍帮忙解释,“阿宣应该叫许宣,国民以前,许仙也叫许宣,小师兄,是这样吗?”
苏亦点了点头,“是的。”
众人恍然。
张新后知后觉,“原来是许仙前世啊。”
“闭嘴,是让你剧透了。”
“这也算剧透?”
张新一脸懵逼。
啥剧透啊?
他啥都不知道剧透啥啊?
他一个考古专业的学生都反应过来,许宣是许仙,你们这一帮中文系才女能不知道吗?
苏亦笑了。
原来张新教授年轻时候,这么耿直啊。
“苏亦,你继续嘛!”
黎新叶继续催促。
于是,苏亦继续讲。
讲到捕蛇少年把白蛇救回捕蛇村生活,讲到许宣发现白蛇会飞的故事,讲述她带着许宣飞入云端俯瞰大地美景之色,众人一脸羡慕。
讲到了小狗肚兜的时候,黎新叶都几乎可爱。
讲到白蛇被污蔑背叛蛇族的时候,这丫头还一脸义愤填膺,直骂蛇妖王是蠢货。
然而,等到苏亦讲到许宣跟小白坐船逃难的时候,阿宣唱起了歌谣。
这帮姑娘就开始起哄,苏亦现场演唱。
于是,苏亦就唱了。
“君不见东流水,来时无踪迹,一去无穷已,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山去,明朝复更出……”
“好听。”
又是黎新叶第一个鼓掌。
苏亦望着她,“想学吗?”
瞬间,黎新叶一时害羞不知如何回答。
苏亦学着阿宣解围说,“不妨不妨,来日方长!”
众人又一阵哄笑。
“小师兄,我们叶子可不是小白,她唱歌可好听了。”方灵打趣。
苏亦笑,“那我再唱一遍,你们跟着学。”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