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陈献章在新朝的第一次科举便将同科举子踩在脚下,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岂不是说明他的眼光有问题?
但陈循和商辂他们顺势夸起了这个人,让萧滋找不到发言的机会。
而且他想起至今仍在地方官场徘徊的江渊,最后还是闭了嘴。
陈献章即便金榜题名,那也得入翰林磨几年。
得罪他,自己是不怕的。
可得罪了皇帝,那就会有大问题了!
朱见济没有理会他的小心思,只是在阁臣们的一致好评下,对陈献章这人好奇了起来。
他命人取来陈献章会试的卷子,要亲自过目。
而叠放整整齐齐的试卷一端上来,朱见济一眼扫过去,就点起了头。
数算的求解过程,此人写的简单分明,逻辑非常通顺,对比起其他学子还有点不太顺手的磕磕绊绊,可谓数学高手了。
明法方面,每条法规都能详细解答,题目中列举的案件也被一一分析,结合情况给出了最佳的判断,可见此人不偏不倚的性格。
如此,他能得高分也不意外了。
让朱见济惊喜的是,陈献章的文章写的极为精妙,还隐隐透出“疑古”之态。
要知道,科举考试的题目,最喜欢从经典老书里面挑几句话,然后让考生自己猜测这话的含义,随后引申成一篇议论文。
让读书人时刻都离不开“圣人教诲”!
很多学子循规蹈矩,不敢质疑先贤,但陈献章却是很有胆量。
虽然在这背后,也有朱见济的功劳——
自打前朝之时,还是储君的皇帝亲自在《文政杂谈》上发表文章,明确提出“尊孔复古”后,就给大明一潭死水般的思想界搅动了一下,让其动荡起来。
虽然朱见济知道自己的思想水平不足以另开一脉成就文学宗师,加上统治者亲自下场影响不好,没有拿着后世的观念强行套用于这个时代,但他在背后提出某些新鲜观点,支持几位叛逆者,还是有能力的。
再者,景泰朝的大辩论引出来了不少不满于现状的民间键客,后面他们也频繁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哪里不能再匿名,说点大实话会被人群起而攻之,但能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那也是不带怕的。
到现在,《文政杂谈》都改版无数回了,还成了一天一刊的,就为了能把各方的辩论文章及时发表出去。
在京城周边,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有风气,特别是批判官场浮华清谈之风已经形成了时尚,吸引了不少正处在叛逆期的年轻学子。
可朱见济知道,京城能如此,不代表岭南能如此。
陈献章能做到这个份上,很大可能是自学成才。
于是还没有见面,朱见济就对这人非常有好感了。
“等殿试的时候,朕要好生瞧瞧他!”
皇帝把将卷子还回去,心里对监考有了点期待。
其实他对于看人埋头考试是有些不耐烦的。
太无聊了!
幸好刷了个人才出来。
而既然有人才要蹦哒进自己怀里,朱见济就觉得有了动力。
随后散会,朱见济又处理了一些宫中杂事,便换上了一身便服,准备出宫。
他已经很久没去外面视察一下自己的产业了。
虽然以皇帝之尊,没必要在这种小事上亲力亲为,但还是那句老话——
不接地气,便要脱离社会实际了。
只听底下人给自己打报告,那某些人阳奉阴违怎么办?
“官”字,那可是上下两张口啊。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