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矜一夜无眠,他越想越担心,写了一份疏奏,正月十七官员还在放假,他不顾避嫌了,直接递给了李林甫。
李林甫带着这份疏奏来到兴庆宫,说,主上,大事不好,韦坚与皇甫惟明欲谋反。
正好高力士从外面回来,他说,圣上,皇甫惟明不会谋反,他昨天晚上还在美味居设宴招待了臣,让臣在圣上面前替他说几句好话。
李隆基迷糊了,问,什么时侯?
一更半吧,不到二更的时侯。
吃了多久。
约大半个时辰。
皇甫惟明扯东拉西,聊了许多青海的趣事,一边吃一边聊,又是烧尾宴,足足花了一个来小时。其实由着烧尾宴上,那时间会更长,但两人不会在乎吃什么了,吃好了喝足了,明白皇甫惟明的心意,高力士也就辞别了。
这样时间就不对了,李隆基又将杨慎矜的疏奏拿出来看。
上面清楚地写着,两人会于景龙观,进了景龙观道士的别院,密谋两个多时辰,直到三更方散。
难道皇甫惟明有分身法?
并且一个在崇业坊,一个在东市西北角,中间隔了好几个坊,这些坊多住着贵人家,也是昨天晚上人流量最多的地区,就是骑马都快不起来。
李隆基有些恼火。
元宵节还未结束呢,就让朕不安生了。
他将杨慎矜的奏疏拿给高力士看,高力士暂时还没想明白,同样有些迷糊,他又跑到他外府,将皇甫惟明夹在拜贴里的那封信拿给李隆基看。然后说,臣看他有忏悔之意,才答应赴约。
李隆基更迷糊了,他将韦坚和皇甫惟明召来,问,你们两人昨天晚上去了何处?
韦坚大大方方地说,臣家母身体一直不大好,去年年底先是回去祭祖,昨天晚上又去了景龙观请道士替家母祈福。
到了开元时唐朝寺院太多,和尚多,严重影响到税收和农耕生产,故李隆基有意排佛,令官员不得与和尚交往。
但与道士交往是没事的。
请道士祈福也正常。
若是隆重的祈福也会做法事,一场**事做下来,确实需要不短的时间。
韦坚说完,皇甫惟明说,臣昨天晚上宴请了高力士,又说了一些谢罪的话,然后说,宴后,臣又看了一会灯,就回家休息了。
那这份疏奏是怎么回事?
韦坚看后暴怒,说,圣上,这是李林甫想将臣和皇甫惟明害死啊。臣死行,然李林甫是欲害太子。他要害死多少太子才甘心?
一个儿子想谋反,第二个儿子当了太子又想谋反,唐朝干脆不要立太子了。
李隆基脸色立即变的不好看起来。
他让两人退下,不知所措。
事情很快传到李林甫耳朵里,那封信,两个皇甫惟明……这时他哪能不知道自己上了当。
关键那封信乃是去年年底送到韦坚手上的,那时李林甫还没有安排人盯梢韦坚和皇甫惟明呢。
先别管那封信,李隆基召见了韦坚和皇甫惟明,却没有召见李林甫,说明了事情的严重性。
也不能辨,那怕他是宰相,谁给的权利,让你下令监视一名朝廷重臣和一名封疆大吏的?不过话得想办法说清楚,不然弄不好相位不保了。
他先找到杨慎矜。
杨慎矜想了一会说,景龙观那个皇甫惟明是假的。
十五皇甫惟明出来了,带着一群密探溜狗,不是溜狗,而是调虎离山。这些探子被假皇甫惟明带走后,真皇甫惟明偷偷离开皇甫府邸。然后到十六,假皇甫惟明与韦坚相见,真皇甫惟明却在宴请高力士。
真假你认不清?
假皇甫惟明出来时,下官能否冲上前,揪着他仔细辨认?
你再上疏,先上圣上谢罪,说是你安排人手盯梢了皇甫惟明,毕竟他是太子的好友,再三提议以太子舅兄为相,你不放心,才安排了人手盯梢。但没想到被皇甫惟明发觉,将计就计,用下人假扮他,于景龙观密会韦坚,以此来陷害某。
这也是一说,而且杨慎矜诸多手下也可以做证。
但这时杨慎矜也全部反应过来了。
这是韦坚和皇甫惟明设下的计谋。
为什么花费好大心血设下此计,是料定了李林甫会安排人盯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