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法大学是国内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毕业生的主要去处是公检法等单位。be可谓是法政精英的摇篮,是国内法律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地。
在校期间,夏成才考过了国家司法考试,毕业后就进入了保险这个“一直朝阳”的行业。
相比其余从事法律职业的同学,夏成才这毕业后就离专业渐行渐远了。他逐步习惯索性不跟别人提及自己法律教育背景了,这样可以省去一堆莫名其妙的探问和解释了。
说来真巧,突然有一天,在宜州这离首都一千多公里的小城市,夏成才接到通知被学校导师及校友办领导请回母校校,邀请其参与学校互联网保险法律研究中心举办的交流活动。
所谓“物以稀为贵”,在一所法科强校里确实不乏律政精英,在公检法界干得出色的校友比比皆是,大家反倒不觉得任何稀奇,早都习惯这种“优秀存在”和“合情合理”。
当学校或教授要研究社会热门事务后的法律问题时,部分法学学科充当的是专业的基础支撑。只有与具体实务结合起来,才容易产生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作为既懂法律也熟悉互联网保险的复合型人才,夏成才在特定时机和场合自然就成了香饽饽。这些优势之前他都没预想过,近期以来他才开始感受到被人需要的快乐。就连研究生导师都开始邀请他回去读博士,这是何等难得的机会。
能够参与中央政法大学互联网保险法律研究中心的交流活动,并且在论坛上做主题演讲,夏成才这次完全证明了自己。同台演讲的嘉宾有国内顶尖学府的著名教授,有公检法体系的官员,也有保监会、保险报及金融财经媒体的采访报道,活动规格和关注度极高。
夏成才能够登台讲演,对于宜州保险公司而言,也是一个露面的好机会。游马对此全力支持,还主动提出“可以出资出人,合建研究基地”。
带着公司领导的期许和同学们的羡慕,夏成才回到了他曾经引以为傲的母校。
在探望导师的间隙,夏成才将自己在宜州保险公司的发展情况做了重点同步,得到了“了不起,勿骄傲,再接再厉”的嘉许和鼓励。同时他也去见了在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的室友。
老同学再见面自然离不开各种感慨说道。当得知夏成才已经是国企机构的一把手了,夏成才已是同学们眼中的牛人了,似乎是走上了一条正路。
以前的“非法”之就业看法,完全不复存在。
这就是现实,你可以不一样,也可以非“主流”,但是千万不能变得可有可无。
依靠自己的行动和坚持,夏成才很快就趟出一条不一样的职业发展之路了。
“夏大总,你这次待几天呀。现在是处级干部了,有没有配美女小秘书呀!”
“夏处,你这是火箭速度在上升呀,过几年再见你,估计还得预约!”
“你那司机或者助理的岗位,给我留着点哈!”
老同学们纷纷开始调侃起来,一个个都飘来飘去,乐得合不拢嘴,仿佛是在说自己一样。
离京的前晚,夏成才和几个同学聚餐。已是国家公务员的单大康,激动得拎着瓶雪花啤酒晃来晃去,几次喊着要“吹瓶”,字正腔圆地反复强调自己没看错人,人群中见第一次面,就觉得夏成才必定会成才,引得同学们东倒西歪地笑。
这种场合有些尴尬,听着昔日同窗好友们在恭维自己,真假难辨。一会直接硬夸,一会铺垫反衬,听得人极度不爽。
夏成才几瓶啤酒下肚,开始对现身体状态难以把控。一杯接一杯的啤酒,挡回去了很多莫名“吹牛逼”的话。、
没人“吹捧”自己时,夏成才就安静地待在那,静静地注视着眼前这些律政精英们。
互联网保险法律研究中心在母校挂牌,夏成才研究生导师担任该中心主任,他得以被推荐为理事。这个理事来之不易,以后有机会参与许多重量级课题,也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与业界专家、监管部门进行定期交流。
论坛演讲环节,夏成才也精彩收场,《互联网保险的机遇与挑战》的专题分享收到了全场的高度关注,好几位参会代表邀请夏成才去洽谈合作,合作机会和出名露脸双丰收。
活动后几家主流媒体对这次沙龙进行了专题报道,夏成才的照片和单位被连带刊登出来。
佟挺看着报纸,在办公室里乐得合不拢嘴了,“我们部门夏成才,这次出名了!”
最开心的人是黄弥,她觉得这是夏成才应有的正名亮相。
一切是预料之中,也实属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