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15 横空出世(1 / 2)豆豆豆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苟来宝的后招是一个故事,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足以让“键盘侠”无地自容的故事,当然前提是“键盘侠”能读懂。

他在发出这篇故事时,写了一句:致所有的键盘侠。

他发出的这篇故事名为:《变色龙》。

这篇故事讲述的是:巡警奥楚蔑洛夫在解决事情时,显露出的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嘴脸,当他以为小狗是普通人家的狗时,就扬言要弄死它并惩罚其主人。当他听说狗主人是席加洛夫将军时,一会儿额头冒汗,一会儿又全身哆嗦。

这篇故事的情节较为简单,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有鲜明的讽刺性,趣味性较强。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又从不同的语调、停顿、语气中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这篇故事用喜剧和滑稽的方式,讽刺的揭露了人性的无耻和丑恶,以及卑劣,更点出了人性的庸俗、愚昧、软弱、迎合强者,随风倒的无所不在。

键盘侠们看到这篇文章,一开始只是懵了,不知道该作何反应;那些所谓的专家,却是在看到文章后,立即删除言论,玩起了“失踪”。

冷静派们更冷静了,只是不停地点赞转发。

当“青年文学”、“人民时报”、“中央团代”等等官方认证,都在畅言上,纷纷转发这篇文章,键盘侠们才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开始当起了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

然而,苟来宝的反击还没有结束,他还有后续。

他的畅言最新动态,是一首散文诗,艾特张晴月发出的散文诗。

他在艾特张晴月时,写了一句话:你是面临****也敢展翅高飞的海燕,请你飞吧!

他发表的这首散文诗名为:《海燕》。

一首散文诗而已,仅仅只是一首诗而已,却震颤整个畅言,甚至网络。

原本,在这个世界,喜欢看《我是大明星》的读者还是会觉得爽,但这个爽却是减半的,因为在这个世界没有《海燕》,因此在读到有关《海燕》情节时,读者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是不够具象的,可读者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一场网络交锋中,豆豆豆苗来了一记绝杀,直接放出了《海燕》原文。

而《海燕》又是怎么的存在呢?

在苟来宝原来的世界里,《海燕》虽然只是一篇散文诗,却是一篇闻名世界的散文诗,亦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

在《海燕》原作者的国家文化里,“海燕”一词有着“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文字里更是有着深广的政治意义和象征内涵。

原作者通过描绘暴风雨即将来临前的几个场景,用海燕的形象,淋漓尽致的刻画了,象征着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当暴风雨在苍茫的大海上蓄势待发,狂风卷集着乌云压向地面,就连大海都似乎要闪避暴风雨的锋芒之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冲击在阴云和海浪之间,勇猛地叫喊。

当海鸥、海鸭、企鹅等其他海鸟,都在惊恐万状,视暴风雨为灭顶之灾时,海燕却是在以一种迎接新生的姿态面对。

当暴风雨已经近在咫尺,密布的阴云已经接近爆裂,海燕仍然毫无畏惧,如是离弦的箭,在风吼雷鸣中飞舞着、笑着、号叫着、仍旧是只属于翱翔的精灵。

当暴风雨即将彻底爆发,山在呼、海在啸、电在闪、雷在鸣,海燕以胜利的的姿态,发出“预言家”的时代战斗宣言。

《海燕》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来临,鼓舞人们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去迎接伟大的战斗,畅快淋漓又豪情万丈,更激荡人心的,表现了革命者坚强无畏的理想主义精神。

整首诗的背景是宏伟壮丽的大自然,运用自然界的恶浪腾空、雷电交加、狂风怒吼、波澜壮阔,极力的渲染紧张气氛,给读者直达灵魂的冲击,将文字的力量使用到极致,如是泼墨作画般,在读者眼前状写出了色彩浓烈、鲜明的油画,用激越的情绪和讽刺的笔调,把海燕塑造成了革命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深刻勾勒出了浓郁的理想主义氛围,又不失英雄主义的情怀,授人无与伦比的强烈震撼。

这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更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

不管是从文章结构,还是抒发的思想感情,亦是蕴藏的艺术特色,以及文字的运用手法,都值得一品再品,反复重温。

若说键盘侠们的轰炸网络,是在网络上扮演着“上帝”,自以为无所不能;那么苟来宝就是用一首生动而优美,又充满激情,还使人振奋的散文诗席卷了网络。

这首散文诗的文字只是星星之火,却在人们心中燃烧成为熊熊烈火。

在这首散文诗中,人们如同是亲眼看到了乌云和大海交接,亲眼目睹到****即将来临,可他们还看到海燕像黑色的闪电,无所畏惧的振翅飞翔!

教育部门、新闻部门、国家政府等等的官方认证,在畅言上,纷纷再次转发苟来宝的畅言,还是截取其中一段的转发。

青年文学: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人民时报: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中央团代: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这简直就是降维秒杀啊!”有网友战战兢兢的发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