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锦嵘不喜欢自己的亲弟弟二皇子是众所周知的事,这一切还得托惠天的福,说什么福泽天下,将来能成皇帝,锦嵘作为储君,听到这些话以后肯定会觉得这个同父同母的亲弟弟碍眼。
锦洛从小被哥哥冷落,不跟自己的亲哥亲近,如此一来,本该向着刘家的两个皇子成不了合力。
如今锦洛长大,就只跟月川关系好,月川又是荐家和席幕家的女儿,原本对荐家有威慑的席幕家,一下子和荐家成了“一家人”。
这“一家人”手握整个大狄国近七成的兵力,直接威胁到了皇家的权威,当年先帝也是因为这方面的考虑,才没让席慕容嫁给荐勇。
当年荐家造就如今的局面,却仅用了一个惠天,宇文椽却对此十分佩服,对荐息笑眯眯地说:“话说荐家真是人才济济,也不知是谁想出的这个法子。”
说完这层关系,话题又转移回太子案上——
在太子锦嵘身上,荐家做了十足的准备,他的死便是将各家斗争放到台面上的开始,也是他一直在调查的关键,宇文椽说话向来比较直:“不知荐大人愿不愿意听我理理其中的细节。”
就算不想听,以他宇文椽这种厚脸皮的性格,也肯定是会不客气地说出来的,这点荐息很清楚,于是道:“宇文大人说来便是。”
“荐家在太医院常年安插着人,这人便是兰穆青......”
据宇文椽的调查,当年兰穆青一直用毒控制着太子锦嵘,等待机会随时杀了他,所采用的手法,正是最初为太子专门定制的药罐。
他找人解析过太子专用药罐所含的成分,里面含有大量的毒药,还专程去查了当年烧制太子专用药罐的师傅,据制陶师的描述,最初来定制这个罐子的人正是兰穆青。
经过这次调查宇文椽得知,当年那药罐被人换走了,当时调查人所拿的只是个普通的药罐。
他深意一笑,说来他还得多谢良大人提醒,帮他找到真正的那个罐子,听说当年宗府院查太子案时,监御司正在查那封神秘怪信的案子,良广虽然与两个案子都不相关,竟还立了功,特别是最后指认陶奠是背后主谋一事上,如果没有他的证明,恐怕那案子会和太子的案子一样成悬案。
当年良广在陶奠一案上找到关键证据,最后宗府主事陶奠被免职处死,良广当时作为宗府院的二把手顺理成章升为掌管宗府的主事。
可惜他不走运,皇上此前趁着宗府院无主,颁旨将宗府院归于刘丞相来主管,良广只占了个虚位。
宇文椽一直认为,以兰穆青一个人的实力,不足以对抗宗府院,特别是燕遂的调查,所以他认为,一定有个厉害的人暗中帮助了兰穆青。
这是个心思缜密、了解大局的人,首先,他是荐家很多年前就安排在内朝的,入朝很多年的人,至少在太子死的那年不是个新上任的官。
如果再往前算,此人甚至知道上一辈人的事,知道皇上和太后最顾忌的事,知道月川出生之前的事,甚至知道传言中神兵的事。
而关于神兵的详细记载,只有宗府院的密档中才有,宗府院里明确规定,只有到了足够的位置,才能有资格看密档,所以此人一定是宗府院的某一位,而且官位很高。
宇文椽跟荐息分析到这里,状似无奈的一笑,语气里带着刻意装出来的遗憾:“也不知道这么厉害的一个人是谁,但可以肯定,此人是效忠荐家的,荐大人跟他应该很熟吧,能不能跟我说一下”
荐息看出他的意思,也是一笑,将桌上荐家一方重叠在一起的两个棋子拆开,道:“宇文大人都分析到这里了,那人是谁想必你也清楚,何必问我?”
宇文椽笑意加深:“荐大人和我真是心有灵犀!”
“心有灵犀”的两人,都知道这颗棋子的命名是——良广。
宇文椽特地梳理了一下当年兰穆青行动的时间线......
太子因常年服毒身体本就不好,冬日天寒受凉,一连生病好几天,直到十三日才开始好转,正是这一天,兰穆青去将军府见了荐寄锡。
宇文大人这么肯定是十三日,是因为他查了当年调查的记录,兰穆青自己交代,这一天,荐夫人突然犯病了。
兰穆青作为荐夫人常年固定的主治太医,专程去为夫人看了病,说是简单的把脉开方子,本来半个时辰就能做完的事却足足在里面呆了一个多时辰,这多出来的时间,不用想也知道是大将军有请。
“父亲见兰穆青,也许是为了问清楚母亲的病情。”
宇文椽忽然站起身来,展开自己的扇子悠悠扇风,又踱步到亭栏边,“是吗?不久前我请月川观荐夫人面色,她说是常年服毒所致。”
月川在医术病理中最擅长的,就是望闻问切中的‘望’,那夫人为什么一个病拖着几十年治不好,其中缘由引人深思。
宇文椽疑问:“夫人总是发病得巧,怎么大将军一想见兰穆青,夫人就发病了?荐大人作为儿子,应该不会不知道吧?”
“......”
宇文椽朝院门口望去,那处还没出现半个人影,他做事向来喜欢“卡点”,只是这“点”有点不听话,至今还不出现。
见荐息沉默着,他又说:“借给夫人看病的理由去将军府,正是在这段时间,兰穆青接受了荐寄锡动手杀太子的命令。”
隔一天后的十五日,兰穆青杀太子,不用他亲自动手,只要不再太子的药罐里加入解药,这样太子喝的药便是一碗毒药。
他为了制造不在场证据,让下人端药过去,自己早早就回了太医院。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