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原本喜喜洋洋场景并没有出现在小李庄。
反而一河之隔的大李庄今年听说每个人分了差不多五百斤粮食,另外生产大队核算工分,十个工分能换五毛三,这远远超过小李庄的年景。
小李庄今年却没有多少喜庆气,今年小李庄干旱严重,农作物歉收,大家工分又不值钱,连吃饱饭都成问题,谁还有心情过年!
以往过年前几天,大家都会去供销社买几尺布,给家里娃儿做新衣服,有些家庭还会买几斤肥猪肉,再买点糖果和桂圆干,那年味自然而然就上来了。
往年镇上的裁缝都会挑着担子,把镇里公社企业里的小裁缝机偷偷挑出来做私活,裁缝在这个年代是很受欢迎的职业,每年过年这段时间都忙不过来。
这些过年活动,今年都和小李庄无缘了,大家为了养活几个孩子,连人都养不起,哪里还有粮食养猪,有些家庭又舍不得卖,那小猪养了一年,瘦得皮包骨似的。
尽管不想面对,可过年的日期依然来临,大年三十,秦河又在李书记家吃的团圆饭。
过年,李书记家也没啥好东西,就一点瓜子花生,其他糖果今年都没卖,那一点桂圆干还用绳子串起来,生怕小孩偷吃了。
为此,秦河不得不又掏出一斤大白兔奶糖,让几个小姨子笑开花。
有了几次零食收买后,三个小姨子对秦河是越发热情了,就连淑晴也改口叫姐夫了。
秦河时不时变魔术似的把零食变出来,让几个小姨子觉得秦河太神奇了,粘在他身边,永远有惊喜,秦河和李书记一家的关系,也越来越像一家人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尽管这几天,天天能和淑英见面,可两人单独见面的时间根本没有,淑兰像一个跟屁虫似的跟在他屁股后面。
村里最后几个知青,这几天都闹得有些欢,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些知青城里的父母,还是舍不得孩子在农村吃苦,想方设法让儿子进城,一大家子拖家带口,大不了一家人吃点苦,总能熬过去,总比继续在小李庄这穷山恶水的地方喝西北风。
那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条件,特别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女知青,城里就几个哥哥弟弟,都还挤着睡上下铺,为工作发愁。
这种条件,城里父母根本没条件让她回城,哥哥弟弟也恨不得她待农村一辈子,在这种备受煎熬的情况下,家庭关系自然不可能和谐,为此还差一点闹出了人命。
小李庄几个知青还好,闹了这么久,也最终选择离开,附近村庄,已经有女知青在绝望的情况下走上绝路,当然这种情况还是少数。
小李庄的几个知青,再折腾,也就这几天的事了,李占军这几天也和村里干部在处理知青遗留问题,既然留不住人,何况大家也不想留,大队干脆给所有人开了证明信,愿意回去的,都回去,省得再生事端。
大家借助拜年的借口,大包小包拖家带口离开小李庄。
1980年春节过后,整个小李庄,只剩下姜百里选择留下,后面,李占军也询问过秦河几次,听到的依然是毫不犹豫的决定。
这下李占军也彻底放心了,开始商量给两人办理结婚事宜了,关于秦河父母的想法,秦河敷衍说父母不反对,但是路途太遥远,也不能过来。
实际上,秦河根本没敢把自己要结婚的事在信上和父母说,他生怕到时父母借助关系,把他和淑英的好事破坏,先生米煮成熟饭再说。
不过这事,估计也就瞒半年一年时间,不过有了一年时间,秦河觉得足够了。
小李庄的现状,他必须要改变的,自己可是有系统的人,秦河这几天也在思考,实在不行,他还是决定尝试一下能不能搞点商业,现在虽然政策还没放开,但是借助公社企业名义,搞点副业,也是可以的。
只是小李庄商业基础也很薄弱,除了一点石头,根本也没什么特产,秦河暂时还在思考,到底要不要搞生活用品之类的副业,这个计划暂时先作为备选方案之一吧!
眼前最紧要的还是自己结婚问题,李占军也是怕夜长梦多,何况自己女儿名声也传得十里八村都知道了,不嫁给姜百里,也不行了。
就这样,两人婚礼定在元宵节过后的十八号,尽管秦河是光棍一条,但是李占军毕竟是大队书记,还是有点身家的。
李书记斥巨资两百元把秦河原先和另外一位知青的茅屋翻新了一遍,不但把茅屋翻新成瓦房,而且还在旁边建了一个小厨房,房间也用白石灰刷了一遍,整个房间焕然一新,这里正是给秦河李淑英小两口的新房。
虽然李书记一直想要的是一个上门女婿,但是秦河毕竟是知青,为了不伤他的面子,李书记也从来没提过上门女婿这事,而且知道秦河穷逼一个,连彩礼都没要,这或许就是另类的上门女婿吧!
反正秦河既然决定留下来了,而且也落户在小李庄了,那他孤身一个人,也只有老丈人家可以依靠,这和上门女婿也没什么区别了。
秦河这几天晕晕乎乎的,婚期定好日期后,他偶尔傻笑好几天了,趁着修房子的空挡,秦河也借机把家具翻新一下,秦河用了一条白沙烟的代价,让村里木匠给自己做了一个小衣柜。
尽管家里条件不好,可秦河还是尽量努力把这个小家庭搞好,李书记知道秦河没什么好的口粮,还特意提了一袋大米过来。
秦河随意把大米扔在房间阁楼上的木地板上,可秦河这个举动,让他第二天就后悔了。
这几天他也没好意思去李书记家蹭饭,正准备自己拿点大米来煮,最后发现米袋子破了好几个洞,刚拿起米袋,几个黑影就从袋子里唰的消失不见了,秦河顿时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