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八章 想开的邱家裕(1 / 2)秋水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后续的金陵战役,哪怕是张国维率军死战不退,一直到战死,但是也无法挽回败局。

后续的镇江战役,更是没有丝毫意义。

江南,完蛋了。

这种情况的出现,让当时的崇祯以及一票大臣们恐慌无比,最后还是根据了应天巡抚邱家裕的建议,死守扬州,切断淮河,京杭运河的入口,避免伪周贼军能够沿河而上。

同时在后方建立更多的堡垒,募集更多的新兵,开始打造两淮防线,用一个又一个的堡垒扼制贼军的被持续北上,拖住他们的了快速北上步伐,给朝廷争取更多的时间。

这一招还别说,挺有用的。

一看明军在扬州部署重点,周军方面就很干脆让第二军同样也停止了在凤阳一带地区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没那必要!

拿不下扬州的话,就没办法利用京杭运输,也就没办法利用淮河进行兵员和物资的运输。

让第二军跨越跨几百公里北上,就算能一路打到凤阳甚至打到徐州,那都没什么意义。

因为光靠陆地运输的话,这大几百公里的后勤线根本就无法维持!

一旦部队随军的弹药打光之后,那么北上部队可就危险了。

所以,从战术角度上来说,周军其实可以现在就派遣十万八万的大军,走庐州府,凤阳府一直到徐州,进入河南的。

但是在后勤无法保障的前提下,这样的北上行动风险巨大。

更何况,在江北地区里,人家明军还另外一个优势,那就是骑兵优势。

明军现在在凤阳一带有三千边军骑兵不说,而且最近几个月优势陆续抽调了好几千骑兵南下。

现在在江北一带,明军骑兵估计都上万了。

这些骑兵,对周军的威胁太大。

所以周军干脆是停止了北上凤阳等地的打算,而是让第二军局限在庐州府,和州,滁州一带和明军作战。

至于扬州那边,那地方是明军重点布防之地,真要过去的话,那得至少带好几万的主力,再弄一堆的大口径重炮过去,不然的话,去了也是送菜。

而现在的周王朝,刚经历规模庞大的一系列东进战役,从武昌一路打到松江海边,期间大规模战役都经历了好几次,中小规模战役更是不计其数。

在整个东进战役了里,周军各部用坏的火炮那都是数以百计,火枪数以万计,刀剑长矛盔甲之类的也是数以万计。

至于弹药粮草的消耗,那就更多了。

周军几乎是把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囤积,再加上今年的绝大部分装备以及弹药的产量,都是用在东进战役上。

打完夏季攻势后,实际上周军的整体弹药储备已经是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临界点,已经没有足够的弹药来应对一场大规模战役了。

而当时周军还要在浙江地区作战,还需要构筑跑带,打造海军和郑芝龙所部打,每个方面的物资和钱粮消耗也是极大。

因此这个时候的周军,实际上已经是没有在江北地区发动超大规模进攻的物资储备了。

没有物资储备,这还打个屁!

因此拿下江南后,一直到现在的冬天时间,这中间几个月里,周军都表现的非常平静,基本上把所有精力都是放在了整编部队上,重新积攒物资上来了。

而明军方面,虽然不知道周军方面的物资储备情况,但是他们多少也能判断出来周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再加上有郑芝龙所部封锁了扬子江,所以他们也是利用了这一段难得的战略缓冲期恢复视力,以构筑江北两淮防线。

而谁都知道,现在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而已,一旦等周军积攒出来大量的物资,那么就是下一轮大战的爆发之时。

而到时候,明军能否守住两淮地区,也是个未知数。

至少,崇祯自己对此就比较担心。

贼军之强,不能用常理度之。

不过现在的江南督师,乃是崇祯亲自从广东调来的熊文灿,这人有个特点,那就是他郑芝龙很熟,之前郑芝龙之所以答应张国维出兵江南抗贼,也是受到了熊文灿的影响。

没有熊文灿的劝说,人家郑芝龙还不一定会答应呢。

张国维战死后,明王朝需要一个重量级大臣来继续支持江南战事,朝廷的大臣们反复讨论后,最后调了之前长期在长江,福建一带为官的熊文灿。

至于理由嘛!

也没多复杂,除了其他乱七八糟的因素外,人家崇祯就指望着他能够把郑芝龙的更多军力带到江南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