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刘建神清气爽地从房间走出。
侍卫快步而来,将一份密信交给了刘建。
“孙权攻下寿春,袁术兵马尽归孙权……”
刘建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看来要尽早做好准备了。”
刘建心中暗想。
即便现在阳城兵强马壮,但他很清楚骄兵必败的道理。
在战术重视对手,在气势蔑视敌人!
片刻之后,刘建前往城府之中。
长史带着阳城大小官员,来到城府,汇报近几日阳城事宜。
学校建设完毕,请了三十位教书先生。
城内六成以适龄子女,已经开始在学校课。
现阶段,都是从识字开始。
至于将来的科考选举,还在逐步完善之中。
刘建相信,只要这套制度实行下去,人才会越来越多。
听完了关于学校建设的进度,刘建又询问了粮食情况。
粮食是所有发展的根基,不管对谁都是同样重要的!
“启禀大人,近日在城东和城北也进行了大量开垦。”
“已经开垦到城外二十里左右。”
“因为耕地距离阳城已经有些远了,正在和户曹史商量,将城外那些荒废的村庄重新修缮。”
田曹史躬身说道。
因为灾荒,原本阳县的村庄都已经荒弃了。
如果部分百姓返回那些村庄,那么他们从家里到耕地的距离就会更近。
从而节省了不少时间。
阳城经过扩建,从城内到城外耕地,也要半个时辰以。
而现在耕地逐渐扩大,百姓走到田间的时间更长。
为了农业便利,一部分百姓迁到城外居住,也是大势所趋。
这样可以扩大耕地面积,同样减轻阳城人口的压力。
以村为单位,也便于统一管理。
“每个村庄的村长要慎重的筛选!”
在刘建看来,村长的选拔,至关重要。
稍有疏忽,村长便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小的家族,或者成为村中的豪强。
东汉的前车之鉴。
所以,刘建要防止再次出现大的氏族。
氏族虽然能够提供人才,但更加难以掌控,将来甚至可能左右政局。
而人才的选拔,既然他准备要实行科举制,那么也就不需要氏族的推举。
如果村长在当地形成盘根错节的势力,届时想要管控,将十分困难。
“每个村的村长,由官府提名,城府选定,四年为一个任期!”
“期满,由御史台前去考察,然后汇报城府,是否留任或者调动,再由城府做出决策!”
“至于御史台的人选,由我亲自任命!”
刘建说道。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