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爷,可有什么事?”开门的侍卫看着推了几大车东西的一众村民,很是疑惑,便问了带头的大爷。
“啊,小伙子,我是山下村的村长。今天我带村民们来是为了感谢书院里的年轻人的。”老大爷和蔼的说着,“这几车粮食是给你们送来过冬的。谢谢你们为我们驱狼。”
“使不得,使不得呀,老人家。”院长李延清听闻门外的事,赶紧赶过来。
“院长,您就收下吧,要不是这些年轻人帮我们赶狼,我们就要过不下去了。”村长悲切的说。
“老人家,你们过冬也是要粮食的呀,给了我们,你们不就是饿肚子了吗?”李院长不肯收。
村长满眼泪水,感激道:“就是饿着我们,也不能饿着这些年轻人啊!这些都是国家栋梁啊,是我焱澜国的未来人才啊!只有他们,才能护我们焱澜国的安宁。只有他们,才能扬我焱澜国威,助我焱澜振兴啊!”
“村长啊,您如此大义,实在让老夫佩服,我替学院学子们向您道一声谢。只是,这么多粮食我实在不能收。谁家没个一家老小?村上的孩子们也要吃饭哪。”
“山上的孩子,都是饿惯了的。饿一两顿没事的。桃蹊院的年轻人可都是国家栋梁啊,饿不得呀,饿不得!”村民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是村民们还是舍下了一口饭,给桃蹊院送来了。“院长,您就收下吧,这是我和村民的一点心意。”
院长万般拒绝不得。本是读书人,不会和市井村民打交道,拗不过他们。村长又坚决不肯收回粮食。
正进退两难间,言风踏出院门,走了出来:“院长,这两百两您拿去给村民,这样来年的日子也能好过点。”
院长无法,只得这样。
望着离去的村长,院长不禁感慨:“自古人云将心比心,昔我为之驱狼,今之予我米粮,人心自得冷暖。古人诚不欺我也!”
粮食入仓,书院又终于吃上了米饭。
题外话——
一、助人之道:
物有所余,方以予人;德才出众,方可兴群。予家者,而人人也;予亲者,而亲和;予友者,而友善;予人者,方为乐助者也。
助人之道,以道助之。助人急难,解人苦忧。助人之道,适之为宜,过之成疾。吾曰;助人不可取益,取小益而失大义。得一人之益则百人损之。故曰;为己利而舍之,不为助而为晦贪。
二、互助和乐:
1、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一千三百年前的盛唐时期,崇敬佛法的日本长屋王造了千件袈裟,布施给唐朝众僧。袈裟上绣着这四句偈语,鉴真和尚听闻此偈,很受触动,于是决定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2、《诗经·秦风·无衣》先秦诗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3、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同气连枝,喻同胞的兄弟姐妹,出自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此外,唐代高僧法照大师曾写过一首诗
《寄劝俗兄弟二首其一》:
同气连枝本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4、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龙标任职时所作,当时他的朋友柴侍御经过龙标去武冈,王昌龄为之送别写下这千古名作。
三、古代雪的雅称:
雪的别称和雅称
1、玉沙:天风淅淅飞玉沙,诏恩归沐休早衙。——宋代:苏轼《小饮清虚堂示王定国》。
2、琼芳: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代:李贺《十二月乐辞·抄十一月》。
3、玉鸾:
造物故豪纵,千里玉鸾飞。——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吴江观雪》。
4、还有很多,例如:柳絮、六出、六花、琼英、琼华、琼芳、瑶瑛、梨花、仙藻、瑞白、玉龙、玉鸾、玉妃、玉花、玉絮、玉屑、琼妃、琼瑶、琼琚、琼珉、碎琼、琼屑、琼粉、干雨、凝雪、雨冻、霰、素尘、银栗、剪水花、盐。
四、古代官员休假:
1、《汉律》记载早在西汉时,政府典章规定:“吏员五日一休沐。”
2、《古今事务考》载:“永徽三年以天下无虞,百司务简,每至旬假许不视事,以宽百僚休沐。”也就是从唐朝开始,官员工作十天休息一天,即在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的最后一天休息。这三天休息时间被为“浣”,从此假日又有了“浣”的称谓。
3、旬休”制度在宋、元两代相以沿袭。
宋朝时期,除这些常规假日外,法定的节假日更加丰富。宋史笔记《文昌杂录》记载:
元日(春节)、寒食、冬至各放假七日;
天庆节(正月初三)、上元节、天圣节(皇帝母亲生日那天)、夏至、立春、人日、中和节、清明、七夕、末伏等也都放假。
这样,一年的法定假日达到了七十四天,加上三十六天旬休日,共一百一十天,和现在的法定节假日总数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