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复苏’的话剧市场(1 / 1)水煮豆腐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场场爆满、好评如潮、笑声不断……

对于目前正在中戏实验剧场的上演的《夏洛特烦恼》来说,这几个形容词是最近媒体们最喜欢用来概括这部人气话剧的。

‘昨晚,由中戏98级表演班主演的话剧《夏洛特烦恼》进入第二周的表演,人气依旧火爆,不少观众表示是听说了朋友的介绍才来看这部喜剧舞台剧的……’

‘商业化话剧的第一步?

中戏学生的这部话剧能否成为话剧商业化的开端暂且不得而知,但《夏洛特烦恼》这部话剧目前在商业上取得的成绩却相当亮眼,按照场次预估至少有百万的收益……’

‘《夏洛特烦恼》场场爆满的原因背后解析……’

中戏、《夏洛特烦恼》这几个关键词几乎每天都会登上各大报刊杂志的页面。

面对这么一部现象级‘黑马’选手的脱颖而出,不少话剧圈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你说的这部话剧我也看了,但我想说的是话剧不是小品,不是说想几个搞笑段子搬上舞台就是话剧的,戏剧作为产品也应该具有它独立的艺术品格。”

“戏剧商业化是需要依赖包装与营销,但产品本身也应该多元而且也应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目前这一类商业戏剧最致命的问题是:‘商业’只体现在产品在其销售阶段有一套系统,对戏剧的生产的刺激反而是负面的。”

这种说法还是比较轻的,更严重的有话剧人甚至直接喊出了‘艺术永远不是金钱’的口号,似乎凡事只要和商业沾上边儿就臭了。

尤其是对《夏洛特烦恼》是否是戏剧这点,几位话剧人的一致观点认为‘不是’。

“《夏洛特烦恼》这部话剧的定位是在‘喜剧’的格调上,但其实它离真正的‘喜剧’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它的特点就是‘小品+搞笑’,并不强调作为戏剧的完整性。

整部戏并不具有戏剧最起码的结构,《夏洛特烦恼》像是(或者直接就是)设计好了的几个场景,不同的演员登台和同伴一起演了几段小品,再用若隐若现的故事把这几个小品串起来——可以说有故事,但基本没有结构。

演出靠的是演员放大了的表演来刺激观众,这离戏剧的基本线还差得很远。”

圈内话剧人的这几篇采访丝毫没有影响到田有良和他的学生,大家该排练的排练,该上台的上台。

受《夏洛特烦恼》影响最大的反倒是年前北京的话剧市场。

有多部话剧确定于下周在中国儿童剧场、北京地质礼堂上演,陈佩斯的《托儿》,张广天编剧导演的《红星美女》等等。

这对于段宏这样的话剧爱好者来说不亚于一场‘饕餮盛宴’,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第一时间登上了天涯论坛。

不出意外,天涯剧社的网友们又开始讨论起去看哪一部话剧来。

抛开明星导演、编剧、演员的原因,这几部中标题最吸引人眼球是一部名为《重返十八》的话剧。

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家伙儿刚刚才看过‘穿越重生’题材的《夏洛特烦恼》,对于这么一部同为‘穿越’题材的话剧自然格外关心。

很快便有神通广大的网友找来了宣传海报和演职人员信息,还真让他们猜对了,确实是一部打着时光机回到高中时期的话剧。

导演倒还算在圈子里小有名气,只是编剧和演员就不怎么样了。

说话剧观众们‘看人下碟’可能有些夸张,但明星导演、编剧、演员绝对是加分项。

像刚刚公布预售信息的《托儿》就有陈佩斯,《红星美女》的导演、编剧张广天是去年史诗剧《切-格瓦拉》的主创。

《重返十八》这个也只是看看讨论一下而已。

…………………………

“门票预售情况怎么样?”

办公室里郝永看了眼进门报告的下属,开口询问了一句。

他口中的门票指的是《重返十八》这部话剧。

《重返十八》作为锦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斥‘重金’打造的现代穿越话剧,在郝永提供的创意下,很快便完成了剧本的编写工作,导演、演员也都是郝永亲自挑选的。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锣密鼓地排练,前天才算开启了宣传。

投资百万可能不到,但小百万绝对是有的,像租用的中国儿童剧场,单单场地费一周算下来就有十万出头。

《重返十八》对外宣传主打的便是‘百万投资’‘现代穿越喜剧’‘轻松搞笑’几个标签。

说郝永不重视绝对是假的,投入了这么多钱肯定是要见收益的。

听到老总的这番话,下属面露难色,似乎接下来要说有些难以启齿。

“预售情况怎么样了?”郝永沉着脸又问了医生。

闻言,下属这才小声说道,“郝总,门票预售情况有些不太理想,第一场剧场售票有4张,而其他几个售票点的情况也同样不乐观,总共售出的票不超过20张……”

说到这里下属都不敢抬头看郝永的脸色,只顾着低头数着地板瓷砖的花纹。

“其他剧团的售票情况呢?”郝永耐着性子继续提问道。

“前天首演的话剧《红星美女》上座率每天都在八成以上,陈佩斯领衔的喜剧《托儿》虽然还未首演,但预售票形势喜人,据说前5场的票几乎都预订一空。”

一直到自己离开办公室,下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关门离开不久就听到郝总的办公室内传来了砸东西的声音,吓得她更是飞似的跑回了自己的位置。

北京话剧这个圈儿说开了,话剧观众基本上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大约共有两到三万人。

之前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有朋自远方来,最经济、最上档次的招待就是请他看场话剧。

一场话剧的票价一般在50-300元之间,如果没有较坚实的经济后盾,经年累月做一个话剧迷是不可能的。

所以,有人说,爱看话剧的基本都是小资,这话也有一定道理。

然而年底‘复苏’的北京话剧市场却与郝永无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