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电话铃响(1 / 1)之一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到村口的付强,双手插着腰兜,卸掉之前的双肩包等行李,显得异常轻松。隔山路遥望着远方,一片片土黄的沙丘无规则的散布在山路的两旁。两侧的大山,巍峨屹立在最后方,倒是可以清晰地看见二狗子家中的杏木。

付强掏出手机一看微信,

“付强,你在村里的伙食不错啊,还有羊肉”。

“看来生活挺不错的,付强加油”。

“有需要打电话,别有事不吱声自己扛”

……

群里同学看到付强发的照片,都在积极鼓励支持付强,给他加油打气。看到这些后,付强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压抑委屈,泪水打满了整个眼眶。

“好的,我付强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努力踏实工作,做出个样子给大家看,也给自己有个交待”,付强回复了一条,便放下手机,用僵硬的衣袖擦拭了一下湿润的眼睛。

整理好情绪后,此前的负面情绪也都抛之脑后。随之,付强稍往前走了走,背对着出村口的方向,凝视着通往村委会的山路,顺势拿出手机拍了一下米尔拉喀村的一角。站在自己的位置,来了一个360度的全景。然后打开朋友圈,添加了两张照片,仅仅配上四个字“已到,无念”。是啊,男儿仗剑走天涯,不闯出个样子来,如何面对江东父老,更无颜面对背后支持自己的人,甚至愧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啊……”,付强扯开嗓子,使出全身力气,冲大山呼喊。

突然电话铃响了,“向前跑,迎着眼泪和嘲笑……”,一首《追梦赤子心》自打上学买手机后,铃声一直没换过,只为做一名坚强的赤子,奔跑在逐梦的路上,愈来愈远。

付强一看,是家里的电话。对于家里的每一个人电话,付强从来没有将电话号码保存在通讯录上,而是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妈,刚要给家里打电话呢,想着想着,就听到电话响了”,真是母子连心啊。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哪一个父母不担心出门在外的孩子呢。

“妈,小强已经到了,刚安顿好,住的吃的都挺好,同事们也都好相处,您就不要担心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你这个孩子,刚毕业在离家近的地方找个工作不好吗,非得跑这么远,你爸跟我这几天担心的都睡不了觉。小强,说归说,骂归骂,都是村里的孩子,你的决定,作为父母,我们还是支持的。在那里,吃好喝好,把自己照顾好,别生病了啊,没钱了,给家里打电话”。

“我知道了,妈。我会好好照顾好自己,你跟爸也要在家里多吃点好的,不要生病,爸就不给他通话了,就说,小强想他,一定努力好好干”。

“妈,我就先挂了啊,这边在忙。有空了儿,就给家里打电话啊”。

付强的脾气跟爸爸一样,既然决定了,一百头牛也拉不回来。所以,有时候与爸爸通电话,倔脾气一会儿就上来,平日里与爸爸通电话也少。其实刚才通电话的时候,付强也知道爸爸就在旁边,妈妈开着手机外因,只是没拆穿而已。小时候为了照顾妹妹,便晚几年才上学,一直到高中,都是与妹妹同行,同一年参加高考。大学毕业后,付强主动放弃保送清华研究生的资格,选择了来最艰苦的南山县当基层公务员,而妹妹却如愿考上了研究生。也是因为家境的原因,年过半百的父母操劳了大半辈子,付强作为长子,考虑的是为家里减轻负担,便选择了工作。再说,参加工作了以后,还可以考个在职研究生呢。

终于,终于,刚刚平复了的情绪,在与家人通过点电话后,再也憋不住了,一个人顺着山路奔跑者,不断的哭泣。

渐渐地,付强放慢了脚步,情绪也平复了好多。回头看着跑过的山路,那么遥远,身边又是那么荒凉,但付强的热血是沸腾的、翻滚的。

付强心想,不好,虽然没到所谓的上班时间,但是这都离开村多长时间了,阿书记他们肯定也担心。于是,就沿着原路返回。

远远地遥望着整个村子,对,这就是付强接下来要奋斗的村,要把村子建设好、发展好,最主要的是配合村,主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村子里什么也没有,什么产业啊,资源啊,等等,一无所有,唯一拥有的就是这座大山……

付强,走着,想着,看着脚下崎岖不平的山路,“要致富,先修路”,对,要想办法修一条宽阔的路。这与来的路上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是亓放刚来到这,屁股还没坐热呢,压根就没认识几个人,这可怎么办呢。修路修路,路修好了,还有道路亮化工程等系列配套工程都要跟得上。再说,修路也不是说干就干的事情,这里的地势条件这么复杂,弯弯扭扭的山路施工也不方便,又是寒冷的冬季。另外,还要涉及到修路两边的村户拆迁,把村民房子拆了,这不是要了人家的命吗。总不能只修到村委会吧,村里大大小小的主干道都要确保硬化到村民家门口,坚决打通“路路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打造村民脱贫致富“零距离”小康路……

修路,修路,一系列的难题问题困扰着付强。此时此刻,付强把自己真正与村子的发展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更是此前的电话铃响给了自己信心和勇气,一定要把修路这件事情干成,一定要在开春的第一时间施工,一定要保质保量按时完工。有了这么一个想法后,付强的斗志便给激发出来了,能为老百姓干一件实事,该是多么有意义啊。

“付强,付强,一直见你没回来,还以为……”,说话的正是阿书记见付强好大一会儿没回来,担心的简直如“热锅上的蚂蚁”,人还没来半天呢,再给整跑整丢了,这老脸还往哪放啊。

付强一抬头,却不知已经走到了村委会大门口,“阿书记,没事的,这么大的人了,还能给偷走不成”。

“哈哈哈,也是哦,这么大的小伙子了”,两个人笑着走进了村委会大院。

“阿书记,您先忙,我去把宿舍收拾一下,待会儿在找您报到,可以吗”。

“外江,这是说的哪里话,你也是副书记了,不用这么客气。刚好找你回来,就是要安装一下烧煤炭的炉子,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放在宿舍哪里好。”(PS:外江,是维吾尔语,音译过来的,译为,哎呀)。

“不用装了吧,麻烦事,从小到大,也没在房子里放过炉子”。

“付强,这里不放不行,有没有地暖、空调之类的高级玩意,炉子就是冬天的宝贝,没有它的话,冬天根本过不去。这里本来温差就大,晚上能达到零下十几度,都快要赶上东北了”。

“哦,那得谢谢阿书记费心了。走,我们一块看看去”。付强便和阿书记一起去了村委会后面的仓库房。

“阿书记,咋还有那么多煤”,刚到宿舍门口,就看见放着好几麻袋煤炭,付强纳闷问到。

“晚上烧煤比较多,这都是从镇上来回来的,每家每户都有。这不你要过来,李书记早早的就安排过了”。

“真是麻烦大家了,为了我,还……”

“付强,你看那就是炉子。非常抱歉,想着村委会经费紧张,一个好的炉子就四五百块。就没有到镇上巴扎买新的,刚好咱们村有一个铁匠,就把之前的一个破炉子修了修,试过了还可以用,用起来就跟新的一模一样。”

“没事的啊,本来想着不要炉子呢,有总比没有强吧。待会儿我自己鼓弄一下,让炉子燃起来,屋子里就暖和了”。

“吆喝,你也会弄这玩意儿”。

“阿书记,我老家河南村里长大的孩子,这炉子还是会烧起来的,不用担心”。

“嘿嘿,还以为城里来的大学生,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还意思啊”

“那个,阿书记,就把东西放着吧,待会儿我自己弄。您先忙,我把宿舍收拾整理一下”。

“我们来帮你吧”。

“不用了,太感谢了”。

偌大的屋子里只剩下付强一个人了,很静,很安静。付强站在屋子中间,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也沉静下来了。

看着那么的大屋,放一个高低床未免有点太单调了,是不是需要在增添些什么。付强心想着,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发到了同学微信群,“同学们,看我的房子大不大,一个人住哦,有没有想体验的啊,可以过来搭个伙”。

同学们一看,顿时整个心酸笼罩了整个同学微信群。同学们也都明白,“我想去,我想去”,“加我一个”,“算我一个”……同学们积极的回应付强的召唤。(PS:不久后,全国各地的同学邮寄过来的生活用品,真正帮助付强解决了很大的问题。甚至还有几个研究生同学,邮寄过来的关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等书籍材料,更是帮了付强大忙,此处暂且不提)。

“好的,给大家伙儿留着地啊。打不死的小强,先去忙了啊,大家回聊”,付强也想着,旁边不是有一间仓库吗,可能有一些废旧的桌椅器材,也许能用上呢。走出门后,便宿舍旁边朝仓库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