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安老家的浆水面其实是很有名的,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吃一碗浆水面,清凉解暑,浑身都爽。
做浆水的酸菜是自然发酵的,和后来做的与泡菜类似的酸菜是完全不同的,不需要放盐,不需要放糖,就是单纯的自然发酵。
酸爽可口,清凉解暑。
在冬天似乎用不着清凉解暑了,然而,府里的下人们知道张济安喜好这一口,在秋天的时候就做了许多酸菜,主要是用小白菜和芹菜做的,从酸菜缸里边捞出来,和鱼一起炖,做出来的酸菜鱼要比后世饭馆里边的酸菜鱼还要香。
年年有余,过年的时候怎么能不吃鱼呢?
也只有到了这时候,他才发现,其实大唐做饭的方法,还是相当丰富的。
刚开始的时候,他以为大唐的做饭方法,无非就是水煮菜和烤肉,但是今天他还真的开了眼界了。
比如将牛羊的里脊肉捣烂,去其筋腱和薄膜,再加上佐料,大唐管这样的肉叫做“珍”。
另外,大唐还有一种制作肉食的方法,叫做“炮”。简单的说,和叫花鸡的做法差不多,但是要比叫花鸡的做法复杂一些。
具体来说,就是将一整只的羊去掉内脏,在里边塞满枣,然后用草从外面裹住并涂上泥,放到火里边去烧,等到泥烧干的时候,将泥和草都弄下来,再切成小块,把发酵过的米粉涂在上面,放到油里边去煎,然后加上醋和醢,就可以食用。
整个过程看的张济安眼花缭乱,没想到中国人好吃还真不是一句假话,虽然因为条件的限制,炒菜是没办法普及的,但是却因地制宜的想出了许多很好的制作方法。
尤其是这样做出来的炮肉,又香又酥,那味道很快的就征服了张济安的味蕾。
此外,煎、熏、烤、炙、燔、脍、醢,各种各样的做法都被厨师们拿了出来,让张济安大开了一下眼界。
还真的是小瞧了古人在美食方面的创造力。
唯一让他感觉遗憾的事,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小苏打,也使得面食少了一些蓬松感。平时吃一些烙饼也就凑合着过了,但是过大年的,没有白面大馒头怎么可以呢?
好在吴王李恪给他送来了一些海藻,这些东西本来他是想要制作一些调味品而已,但是没想到,这些海藻里边居然析出了纯碱,经过一番折腾之后,居然愣是弄出了一捧小苏打,虽然不多,但是过年是足够用了。
张济安有时候感觉,自己的化学实验动手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居然要比上学的时候做实验的成功率大得多了,而且现在还没有老师指导。
他突然觉得,这学习还真的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没有老师指导,自己居然把以前没做好的实验做成功了。
他在想着自己以前上化学实验课,是不是太过于依赖老师了,那么自己以后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让学生自己多动手?
不过,想了一下化学实验的安全系数,尤其是这个时代的实验药品的纯度,他觉得还是不敢放羊。
要不然,万一哪个捣蛋鬼折腾出点事儿来,搞一个爆炸什么的,那自己可就罪过大了。现在他教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官二代和军二代,这些家伙的生命一个个金贵着呢。
等到傍晚的时候,蓬松松的大馒头蒸好了,唯一的遗憾是这个时代没有磨面机,没办法把面粉和麸皮分离出来,所以馒头有点黑,张济安吃大白面馒头的奢想落空了。
他的两个媳妇虽然没有过门,但是考虑到平襄侯府现在还没有正式的女主人,怕没人指导张济安怎么样的准备年货,居然不约而同的都来了。
她们知道,张济安的厨艺是还有问题的,要比他们俩的厨艺好许多,但是她们担心张济安不懂得大唐过年应该准备什么?
毕竟,他门派内的年还是怎么过的,还过不过年?这些她们都不清楚。
当然她们两个也就是做下指导而已,然而,让她们感觉到意外的是,张济安居然弄出来了大馒头,带着一丝丝的麦芽糖的甜味,又十分的蓬松,这让她们非常喜欢。
大唐也是有馒头的,只不过叫做蒸饼而已。其实中国吃面食的历史,最少也应该从汉代算起,注解了春秋的公羊氏,自称为“卖饼家”,曹操也是特别喜欢吃面食的,据说连文侯印也拿去换了饼。
面条面片都叫做汤饼,馒头叫做蒸饼,当然大唐有另外一种叫做馒头的东西包子。
西晋的辞赋家束皙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做饼赋,引经据典,文字质朴,堪称一时的佳作。
然而大唐的蒸饼,在张济安看,都是死面馒头,热着的时候还好吃,等到凉了,干了,还真的需要用刀子或者斧子来劈开。
吃惯了死面馒头的李丽蕴和秦怀玉,毫不客气的将张济安弄出来的不太白的馒头各拿了一些,打包带走了。
看来需要和李恪那边联系一下,再找一些类似的海藻弄出一些小苏打来,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天然的碳酸钙,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