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章:导火线(1 / 2)李济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是154章,我打错了,为什么标题不能改呢?

香港60~70年代,是属于大制片厂的年代,像邵氏、电愗这样的大企业,拥有一批固定的编剧、导演、明星等演职人员和拍摄场地。

从明星的培养、职员的招纳、拍摄的设备再到摄影棚的搭建,都一一包办,再这样一个成熟的流水线作业的条件下,极大提升了电影产出的数量与质量。

同时,那是很多大制片厂拥有自己的电影院,如此的形成产供销垂直整合的制度,使制片厂的垄断从生产一直扩展到发行放映,维护并创造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但是,也恰恰由于垂直整合,导致制片公司对电影质量有恃无恐,这样的垄断也限制了影片的质量,因为不愁发行放映,使影片脱离了发行和放映上的监督,导演影片片面追求数量而非质量。

与此同时,一批质量上乘的独立影片却深受发行和放映机构的排挤,为独立公司的利益带来了巨大的损害,也使观众对电影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可以说,垂直整合则直接导致了港片的一蹶不振,成为香港电影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大制片厂对资源、人才、部门的有利整合,对香港电影的繁荣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进入20世纪后,港片的没落,也越来越明显,大量的专业人才,从香港奔赴内地,TVB的人才流失,也在07年创下了历年之最。

以前看《导火线》,印象最深的就两场戏,草丛狙击、片尾和周兆龙的搏斗,至于什么古添乐的卧底,范兵兵的风采,全都没有记忆。

导火线中的动作戏结合了很多现代格斗技巧,所以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加上甄子弹是《导火线》的动作指导,

他本人对现代竞技格斗的兴趣很大,经常到MMA比赛的现场观看,并将自己对现代竞技格斗的理解融入到这部片子里;

武戏没的说,放在当时也算是国产电影中数一数二的了。文戏还是显得粗糙了些,只是起串场和调整节奏气氛的作用,几个主要人物的刻划过于脸谱化和流于表面。

总之一切设计安排都让位于动作戏,动作场面才是影片最大的卖点。

两人买的票是当天的最后一场,位置也是最后的一排,看完出来,蜜蜜还是很兴奋的样子。

“轻舟,你说甄子弹真有那么厉害吗?”

“我又没见过,怎么知道,你很喜欢看他的电影吗?”

已经快到十二点了,停车场里人也不多,小狐在孟轻舟的四周,忽来忽去,

“哪有,就是听人家说打的很精彩,你吃醋啦?”

“快上车,明天我事挺多的,不像你,就等着开学。”

宗帅在听了孟轻舟的建议后,还真的派了一组人去棒子国,考察综艺。

考察结果很失望,据参加的人回来说,棒子国的综艺都太吵了,很多都是在户外,应该不适合我们国内的观众。

说的太有道理了!

当宗帅把这个结论说给孟轻舟的时候,差点没把他给气死!

如果不划分港台内地,而是统一只看一个大中国,那我们的创意只能算是一般,如果区分开了,那我们内地的综艺真的做得非常差。

他的差不是差在了创意上,还差在了拍摄角度、剪辑分镜、热点放大话题把控等等这些上。

曾经有句话:外国人不卖给中国人的技术,中国人全自己造出来了。卖给中国人的技术,中国人到现在也没造出来。

同样适用于综艺节目。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