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长城踞守,以封天下(1 / 2)月明千秋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见众臣停止争吵,叶天则开始苦口婆心地说道:

“众位爱卿,这点小事有什么争吵的呀?孙传庭,你说,为什么要反对议和?”

“臣唐突,请陛下恕罪!”

见叶天毫无反应孙传庭便继续说道:

“臣以为,此正值清军新败、我方大胜,将士士气高涨,更何况陛下用兵如神,自身战力也是犹如天神下凡,正是收复辽东的最佳时机。”

“孙爱卿,你可知大明连年征战,国库空虚,根本支撑不起收复辽东之战的军费?”

“如今能打赢清军入侵的这一仗,也是靠着敌军入侵后接连胜利导致的麻痹大意,以及我方前期的巨大投入才打赢的,这点你可知晓?”

“而且,我大明将士到了北地作战就一定能一直胜利下去吗?你能保证吗?”

“臣之愚见,请陛下恕罪!”

在叶天的数次连问之下,孙传庭听闻内心羞愧,不禁低下了头。

“你不知道,朕不怪你!同时,也不要真的以为朕就是天下无敌了。”

“成爱卿,你给孙爱卿讲讲议和有哪些好处。”

“是,陛下!”

成基命奉命向孙传庭讲解议和一事,虽然彼此经过刚才一番论战,但他也毫不含糊,当即便在这宴会厅里讲了起来。

“此时议和于我大明朝有三大好处:”

“第一,正如孙将军刚才所说,清军新败,我方大胜,此时正是我方占据绝对主动之时,敌军断不敢在短时期内再次发动进攻,求和之心比我方更胜。”

“第二,由于我大明近些年份内忧外患不断,连年征战,各地正处百废待兴阶段,选择休战,既可保住京师在内的北方安宁,又方便生民安居乐业,耕农行商,使国泰民安。”

“第三,与外敌议和正符合天下休养生息的愿望,等过个几年我们就能重新拥有强大实力,反攻北地也未无不可。”

“而且,若我方提出议和,清军也只能乞和,于国于民皆有利。倘若以后明清必有一战,我方还是能占据道义和主动的制高点。”

成基命说完,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

可叶天听着却是觉得自己没想那么多,他自以为:

“就目前战力来说,明军一旦出关,大概率是敌不过清军的。”

“他的想法是若现在就想着收复辽东则战线过长,粮草不及。”

“再者就是国内若出乱子,回救不及的话,怕不是会出和隋炀帝一样的笑话?”

“第三才是想着求和能多发展自身,等待富强。”

“成大人,传庭受教了!”孙传庭面向成基命拱手一拜。

虽然和叶天所想不是那么一致,好在孙传庭等武将都被说服了。

叶天甚是欣慰,于是便补充了一句:

“除了议和外,山海关以北,明军退出所有城池,改为加强长城一线的防守。”

寂静了一刹那,最先反应过来的却是刚刚还镇定自若的成基命。

“陛下!不可放弃关外啊!”

“陛下可知,一寸山河一寸血!关外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辈们拼下性命夺取的,怎么能轻易就拱手送人?”

“陛下此举,无异于后晋割让幽云十六州,后患无穷。”

“更何况关外之宁锦防线如此重要,是抵御外寇的关键所在,臣虽不懂军事,但臣知道,留下宁锦可增加纵深防线,同样也算是增强了防守。”

“若宁锦防线轻易失去,清军占据大量土地,其实力定是日益增长,恐会再现北宋灭亡、靖康之耻!”

“不知陛下因何下此命令,若是缺兵,臣愿充军,亲上前线,为守江河不失一寸。”

“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叶天听完笑了笑,便朝一直稳坐在席位上的袁崇焕问道:

“袁爱卿,关外各城的兵士撤防的情况如何了?”

“禀陛下,关外诸城,凡我大明将士,皆已撤回关内。”

“嗯,袁爱卿你做的不错!”

随着叶天的称赞,袁崇焕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令人察觉的诡异微笑。

“成尚书,成首辅,成爱卿,朕要问你,我大明修筑长城的目的为何?投入又如何?”

“禀陛下,长城防线虽为人力,却可称之为天险。”

“修筑目的一是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与劫掠,二则保障沿线各地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三即方便了东西方向的通讯和商旅往来,以及交通的通畅。”

“至于我大明朝的投入,大概有数十年上百年的财税收入吧!”

“极好,成爱卿记得甚是清楚,不愧当朝首辅!”叶天称赞道。

“我大明朝几十年上百年的往里面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今的长城城墙,也多为我大明所重新修葺的城墙,这才换来了天下两百多年的太平盛世。”

“真可谓是‘幸得长城天堑,护我山河无恙。’”

“长城如此重要,我朝又投入如此巨大,在此乱世之时,倘若还将其当做‘关内之关’,朕且问你,这是要防谁呢?”

成基命依旧沉着应对:“当然还是防着北方想要入关的敌寇,譬如蒙古和满清。”

“那朕加强防守,何错之有?”

“陛下没错!不过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因为长城一线的防守就放弃宁锦防线。”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