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流火(四)(1 / 2)荧烛末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侍郎可有近几年的军饷分配记录?”薛子卿直切主题。

“每年的军饷我早已烂熟于心,不知薛公子想要哪一年的?”他一副胸有成竹,了然于心的样子。

“如果方便,我想知道近五年的军饷总额和黎国各地的分配情况,以及落实到人的份额。”他不是故意要难倒对方,这些正是他所需要知道的。

对方也觉得信息量太大,要求薛子卿移步到门下省户部。

三人到后,他拿出五年的税饷记录薄,薛子卿想要的信息都在每一本的年终总结一页有详细记录。

他仔细翻阅,五年间每一年的总额是在逐年递增的,十分之九的去向是靖国公带领的镇北军。且充军人数也越来越多,每人分得的钱数倒是增长不大。

薛子卿这就心生疑虑了,北地战火不断,靖国公每年都能打胜仗,这充军人数怎会越来越多呢?而且涨速很快,差不多是每年一成。就人数这一现象确实与实际不太相符。

忽然,他察觉到一个被自己遗漏的地方。

“陛下,这几年北地战况如何?当真是年年打胜仗?”

“这个错不了,北地野人(他们管北地部落少数民族称为‘野人’)顽固至极,年年败北还年年不休,就盯着中原这块宝地。”

“那打了胜仗可有奖励?”薛子卿追问道。

“当然,每人白银四到六两不等。”

薛子卿知道这不是一个大的数目。

“每年充军人数可有规定,是否逐年需要扩招?”

“北地虽战事频繁,但战况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充军人数是基本固定的,除此之外,也有人自愿参军,这些人也会一并纳入。”

在黎国非京畿地区的黎民百姓若按地方规划务农,每月可以得到四两左右白银,而军饷每月超不过三两,即便一年有一次的奖赏,也不如百姓拿到的钱多。

薛子卿看,就百姓个人利益而言,是没有理由弃农从军的,所以他觉得这其中有猫腻儿,但是他又无法言明哪里不对。

正在他迷茫的时候,他才猛然发现自己误了正事。

“陛下,现在能否所见北方军队,再拿出一部分资金来组建一支军队?”

江奕有些为难,二人都心知肚明,要组建一支能抗击东莱的军队,其规模是不能小于镇北军的。黎国不缺人丁,目前国库却不算富裕了,要是两国开战,以现在的经济实力,迟早会吃不消。

见江奕犹豫不决,薛子卿道:“东莱于北地野人来说,更有组织,更难对付,但他们生命里不强,因此对付他们必须一击毙命。所以要想拿下东莱,必须豁出去。”

“其实要想填充国库,可以曾加赋税,黎国百姓的生活还算富裕若……”

“不可!”薛子卿第一次打断别人说话,他清楚,现在刨除京畿地区的百姓,缴纳赋税之后刚刚能保证温饱。若此时剥削他们,他们就要忍饥挨饿。

张明全给薛子卿甩了个脸子,心中很是不满。可是在薛子卿的原则中,百姓就是底线。

“朕决定了,即日起征兵组建抗东军队,撤销镇北军多余名额,国库中的钱可以维持好一阵子,这段时间再与文武百官想办法筹集资金。”

“陛下圣明。”薛子卿二人道,“可是谁来做主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