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府本来以为很快就能出成果,没想到遇到无数的难题。首先就是爆炸的威力不够。只能作为纵火工具,所以制造出一些火箭之类的东西,比火油稍微强点。还有就是突火枪,铁火球。但是火药非常不稳定,容易发生爆炸,大的爆炸就有三次,小的数不清了。他也用了很多防御措施,比如火药加工不用金属、石头等容易起火星的物品,注意作坊的温度,但是还是不能幸免,因为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叫静电的东西。火药在唐初被发明到唐末和宋朝运用,再到明朝大规模运用于军事领域,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火药的配方也在不断改良。最初孙思邈的火药方子是硫磺、硝石、皂角唐朝中期有个名叫清虚子的,用马兜铃代替了孙思邈方子中的皂角,这两种物质代替碳起燃烧作用的。还有人用硫磺、硝石、雄黄和蜜炼丹的,在古代也是经过很长时间,才知道用木炭代替其他东西作为燃烧的主要成分。
除了配方,还有原料提纯的问题。关于硝石的提纯,直到宋代仍无很大改进,只是简单的煎淋一蒸发浓缩一重结晶。及至元代,名医朱震亨利用萝卜来提纯芒硝,即用芒硝溶液与萝卜片同煮,然后过滤、重结晶。明朝的赵士桢撰着的神器谱中就都记载了这种提硝法。并且还提到,在溶解硝石后,先要加些明矾、广胶,再与萝卜同煮。这样经过滤、浓缩、结晶后,不仅镁盐,而且原硝石中混有的细沙泥、石膏、铁质等杂质也都将一起被除去。若硝石中含有较多的食盐成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温度对al和3溶解度的效应差别悬殊,食盐成分也就随之留在了溶液中而被分离掉了。及至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8年,茅元仪所撰武备志又改进了提硝法。他指示用灰霜即23来沉淀清除硝石中的镁盐、钙盐和铁盐。显然,其效果更优于萝卜法,而很接近现代化学实验室中的方法了。
至于硫磺,无论是采集自火山区的,还是用黄铁矿烧炼出来的,相对来说纯度都相当高,主要是有一些泥沙混杂。所以直到火药、火器大发展的明代时才出现其提纯法,其中最重要的要算油煎法了。这种提硫法是先在大铁釜中放入菜子油或者麻油,再将碾磨如粉的硫土放入油中,但不加热,强力搅拌,硫磺粉质轻而且有亲油性,于是浮在油层中,形成悬浮液砂粒质地沉重,便下沉到釜底。静置片刻后,将混有硫磺的油液舀至另一釜中,加热至近沸时,硫磺熔化,于是凝聚起来,下沉于釜底。冷却后硫磺便凝结成块,取出,打碎使用。油可再反复使用。
火药的配方不纯让火药的威力下降不少,制造出的火器威力有限。宋史兵志中记载:“开庆元年1259年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根据文献的描述可知,突火枪是一根长竹筒,然后在竹筒内放子窠,也就是火药和一些碎石之类的东西,简单理解就是子弹,最后点燃火药,碎石就迅速的被发射出去,150步外都能听见。有人理解为射程可达150余步,那都是扯淡,“远闻”可不是射程,再说了,突火枪是用竹子做的,这东西多脆弱啊,在里面放火药的时候,如何放少了就没有效果,但如果放多了,那就是个大炮仗。有人说突火枪是发射弹丸,这也不可信,“子巢”顾名思义,是子的巢穴,也就是里面有很多子,其实就是铁砂碎石之类的,如果是弹丸,需要的冲击力更大,突火枪肯定不行。
唐末的战争期间,节度使李克用在对抗朱温时就曾使用过突火枪。当时,李克用将朱温大军围困在一处山沟里面,然后他的士兵就拿着突火枪站在山坡上,向朱温大军射击。可没想到的是,突火枪打在朱温的士兵身上竟然都毫不起作用士兵身上穿的铠甲也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有些士兵只是因为害怕,就慌忙倒在地上躲避。最后,朱温的士兵发现身体被打之后也没什么大碍,于是就不再害怕,便顶着突火枪的射击,迅速的爬起来向上坡上冲出……最后还是把李克用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就算李义府聪明绝顶,招募了兴业学校的高中毕业生,还弄来一台显微镜观察各种化学成分,但是因为他的知识结构的缺陷,即使他知道里面有一些杂质,但是也不能找到提纯的方法。
李义府的火器营也造出了突火枪,而且用熟铁管代替了竹管,但是射程也很有限,威力不行,不能破甲。而且突火枪的重量受限,太重了士兵拿不动,太轻了威力不够。如果要加长加粗,那就是臼炮了。最后他用铜代替熟铁,搞出火铳,造价太贵,威力有限,不划算。
制造臼炮也同样出现这个问题,火药放少了射程有限,放太多就会炸膛,而且臼炮的射程远远不如投石器,这样的话还不如用投石机把炮弹打出去。而且臼炮的浇注又是问题,用泥范铸炮,光这个泥范干燥就要几个月的时间,赶上阴雨,半年也干不了。而且泥范铸炮,十门炮只有一、二门成功,其他都是废品,炸膛,又费钱又费时间。用生铁、熟铁铸炮,因为受热不均容易炸膛,用钢水铸炮,除了受热不均的原因之外,又因为钢材太硬,后期很难加工。
现在李义府解决的方法就是用钢材浇注好一圈圈,然后一节一节套在臼炮的外面有点像佛朗机炮的制作方法,这也算他用了心了,但是还是有致命的问题,射程和射速都不行,而且容易炸膛。
现在唯一有军事价值的就是铁火球,如果唐志看到这个铁火球的话,肯定会惊叫起来,这就是蒙古大军远征西方的攻城利器生铁球里填满火药,点燃之后用投石机扔过去,爆炸之后铁片飞溅,当年蒙古人就是用这种东西和火球攻占了巴格达。
李义府有点心力交瘁了,这是他所能做到的极限,再也没有信心前进一步,他也多次向李治提议让唐九郎参与进来,但是都被几个老帅挡住了。这次火器营爆炸让他几乎崩溃,后悔接了这个烫手山芋,心里暗算着早点把长孙无忌打成谋反罪,转移朝野的视线。
休整了一个月的唐志被叫到朝廷商议西突厥和辽东的战事,长孙无忌和诸遂良都不在,朝堂换了一批新贵,李义府赫然在座。李义府是个老帅哥,谦恭有礼,相貌堂堂,他是第一次在朝堂和唐志见面,上前几步对唐志笑眯眯道:“这是长安的善财童子了?见过九郎。”
唐志赶紧拱手回礼:“见过李侍郎。”中书侍郎是正四品,中郎将是四品下,说起来唐志需要先向李义府行礼。
李义府笑道:“善财童子的礼咱们可受不起,我这里还指望跟着九郎发财呢。”
众人一起哈哈大笑。不管旧贵新贵,这里的人确实是跟着唐九郎做生意发了大财,现在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发财的机会有的是,他们所有的投资都得到了满足,当然皆大欢喜,没有谁会跟财神过不去。
李治到来之后,殿议开始。青藏高原的战事无疑会很快结束,这样高原上这支劲旅就可以撤下来放到他们最应该去的地方寒冷的中亚或者同样寒冷的辽东。
李积和苏定方对于御林军骑兵在高原上表演的密集冲锋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仔细询问唐志密集冲锋的训练方法,在沙盘上推演那曲战役的整个过程。因为唐志在御林军的倡导,现在大唐兵部也派出很多的细作,制造了辽东和中亚的沙盘。
那曲战役基本没有悬念,马其顿方阵加上密集冲锋,吐蕃军队的败亡几乎是注定的,难度最大的反倒是营造内外凶险的态势,逼迫禄东赞决战,所以他们对于唐九郎的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如果没有土地改革,青藏高原没有这么容易拿下。
“你对辽东怎么看?”李积问唐志,“也搞个土地改革?”
大家都笑了。辽东和青藏高原差不多,羁縻州也不少。
唐志这些日子也在翻阅辽东,特别是高句丽的情报。高句丽是个在东北吉林崛起的一个古国,按照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中国本土势力,只是后来被打击之后开始往朝鲜半岛发展,迁往平壤定都。
东北一直是中原王朝开拓比较晚的地区。东北地区的古民族分作四大系:一是汉族,主要居住在东北的南部二是肃慎系,居住在东北的东部三是秽貊系,居住在东北的中部及朝鲜半岛北部四是东胡系,东胡系居住在东北的北部。汉族务农肃慎系以渔猎为主业秽貊系以农耕为主业东胡系以游牧为主业。
肃慎系各族中最着名的有靺鞨族,隋朝时靺鞨族已发展为七大部,粟末靺鞨在武则天时期,于松花江上游建立了渤海国,最后被契丹族所灭。渤海灭亡后,黑水靺鞨继之而兴,契丹人称他们为“女真”,此后女真这一称呼就逐步取代了靺鞨。女真后来建立了金国和大清王朝。
秽貊系各族中最着名的是扶余,汉代时期夫余族曾在东北中部建立了夫余国,这一族的另一支建立了高句丽王朝和百济。
东胡系各族在历史上大大有名,其中东胡、乌桓、鲜卑、奚族、室韦、契丹、蒙古等民族在历史上频繁出现,因为他们占据了东北西部草原,成为一股极其强大的武装力量,多次入主中原。大唐之后的辽国、金国和蒙古,大清,都是因为占据了这片草原而崛起。
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大唐周边地区布满了各种少数民族,唐政府采取的管理方式是建立羁縻州,相当于后世的民族自治区,唐朝羁縻州的总数一度达到800多个。在西域,至少沿着丝绸之路还有安西四镇有大唐驻军,并一直在向西域移民,唐王朝对西域核心区域控制还是比较严密的但在东北外东北,能派个联络员就很不错了,更谈不上实质性的管理和统治。在这里无驻军、无移民、无行政体系、无基层官员,羁縻州的都督都是由少数民族头领担任。
在隋唐时期,东北最有出息的当然是高句丽。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丽,建都吉林。到魏晋南北朝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使高句丽得以发展。其间,高句丽向中原各王朝称臣,还受到过曹魏和慕容鲜卑政权的两次打击。公元427年,高句丽再次迁都,建都平壤。
隋唐时期,高句丽在人口、经济、文化、组织能力、军队战斗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俨然成为东北的霸主,又占有辽东,对中原形成了长期的威胁。从第一次高句丽侵扰辽东边境到修长城,进攻新罗,暗中与突厥联盟,高句丽割据辽东的野心不断膨胀,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是一颗定时炸弹,无疑是潜在的大隐患。
于是从杨坚开始,之后的帝王都对这隐患尤其重视,誓要彻底征服,将隐患扼杀在摇篮中。唐太宗就曾说过:“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唐朝灭了东突厥后,又击灭薛延陀,瞬间扩土300多万,成为当时东亚第一强国。此时的高句丽也感觉到了唐朝要比隋朝强的多,威胁极大,于是开始修建长城。高句丽沿着辽河,动用了举国之力,用了16年时间,修筑东北自扶余、西南至海千有余里的长城。
初唐闲公子